这首诗描绘了石湖晚春时节,杜鹃鸟啼叫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韵律。
“自有刀头约,何须唤晓昏。”开篇以杜鹃鸟的啼鸣为引,仿佛在诉说着某种约定,无需刻意呼唤,日夜皆能听见,展现出杜鹃鸟啼鸣的频繁与自然界的和谐。
“数声犹带血,百里亦销魂。”接着,诗人通过“血”字,赋予杜鹃鸟啼鸣以情感色彩,似乎每一声啼鸣都饱含深情,即使在百里之外也能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感慨。
“客况惊春老,生涯问舌存。”春光易逝,旅人感叹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而杜鹃鸟的啼鸣,仿佛在询问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引人深思。
“独怜花事少,摇落到孤村。”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凋零的花朵,感叹春天的短暂,杜鹃鸟的啼鸣在空旷的孤村中回响,更添一份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杜鹃鸟啼鸣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脆弱以及自然美景易逝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