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师欲游岳往访山寺

闻师游岳去,打急访高岑。

蹑屐若来晚,挑包不可寻。

山寒梅意悄,林茂鸟声深。

行住无非道,何须枉费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听说老师要去游历名山,急忙前去拜访高人岑先生。
如果脚步慢了,恐怕会错过他的踪迹,找不到他居住的地方。
山间的寒冷让梅花更加悄然绽放,树林茂密,鸟儿的叫声显得深远。
行走在山中,无论是前进还是停留,都是修行之道,何必徒劳费心寻找呢。

注释

游岳:游历名山。
高岑:高人岑先生,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德高望重的人。
蹑屐:轻快地踏着木屐。
挑包:携带包裹,可能指行李或随身物品。
山寒梅意悄:山中的寒冷使得梅花的开放更加静谧。
鸟声深:鸟鸣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显得深沉。
行住无非道:行走和停留都符合修行的道路。
枉费心:不必白费心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作品《空师欲游岳往访山寺》。诗中描绘了空师游岳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探访之情。首句“闻师游岳去”直接点出主题,接着“打急访高岑”表达了诗人急于寻找空师的急切心情。第三句“蹑屐若来晚”通过“蹑屐”(轻步行走)和“若来晚”暗示了山路的崎岖和寻找的不易,第四句“挑包不可寻”进一步强调了寻访的艰辛。

后两句“山寒梅意悄,林茂鸟声深”,通过描绘山中的寒冷、梅花的悄然绽放以及深林中鸟鸣的寂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展现了空师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禅意。最后两句“行住无非道,何须枉费心”则传达出诗人对空师修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认为空师的行动与生活都充满了道的痕迹,无需过多的寻找和打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行访友的画面,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虱形仅如麻粟微,虱毒过于刀锥惨。

上循鬓发贯绀珠,下匿裳衣缀玉糁。

呼朋引类极猖蹶,摇头举足恣餐啖。

晴窗晓扪屡迁坐,雨床夜搔不安毯。

急唤童子具汤沐,奔迸出没似丧胆。

童子蹙頞代请命,姑责戒励后不敢。

念其昔日到明光,曾游相须经御览。

形式: 古风 押[感]韵

响卜辞

三六乘鸾初嫁君,琴瑟朝暮誓不分。

酒酣使气浪自许,片舌仪秦弄风云。

东吴西蜀几千里,雁来数年无幅纸。

有便我必寄锦笺,岂应皆沉石头水。

酸风一点泪两行,凭栏瞥过双鸳鸯。

霜花迫帘冷蜡焰,雨梧傍枕敲银床。

乞灵每日扣巫祝,更向静处听响卜。

人言卯夜验不差,又言元宵应尤速。

二说果如神,俱占敢厌频。

斋心通我意,侧步潜我身。

或坼翠幌视,或靠绿窗避。

两夕行人语,字字还家意。

罗袜走褪奔绣帏,欢喜无地魂天飞。

小儿放娇来牵衣,抱我门前接爷归。

形式: 古风

姜子平郑华父见访留饮月下

敲门者谁子,二豪姜与郑。

扬袖入长揖,掀髯略常敬。

于时月当阶,籁声断四听。

展席交股坐,剧谈飞舌竞。

恃侠争誉己,拈卷索分韵。

呼儿注老瓦,酒力快辛硬。

膻荤屏俗馔,梨栗错村饤。

杯行无不釂,恐犯诗坛令。

形式: 古风

春嬉

十分晴色趁春嬉,邻有灰驴惜我骑。

舌啭虽然闻翠柳,叶浓却不见黄鹂。

小诗题壁同僧和,丫角携琴更鹤随。

傍水谁家亭子好,万竿竹影浸琉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