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齐天乐·题高氏瓮芳录》是清代文廷式的词作,通过对战争后的宁静与哀思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词的开头“烽烟已静闻钟鼓,开编尚堪零涕”以钟鼓声反衬战乱后的宁静,打开书籍却仍能感受到其中的悲伤,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哀痛。
接着,“大地平沈,长星昼出,虎口逃生何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生还者无处安身的困境,词人自比为微臣,身处八个大瓮(可能象征家族的悲惨命运)之中,全家面临死亡的威胁,表达了强烈的生存危机和个人的无奈。
“碧血谁收,千年魂魄化精卫”运用神话中的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对亡者的哀悼和对不屈精神的敬仰。接下来的“凄凉石城遗曲,更堪枨触我,无限伤喟”进一步渲染了历史遗迹带来的凄凉与触动,词人感怀孤儿寡母的悲凉命运。
“传燮孤儿,阳源后裔,一样悲凉身世”点明了高氏家族的不幸遭遇,与历史上其他苦难人物的命运相呼应,强化了词的主题。结尾部分,“年光逝水,问汉上铜仙,几回清泪”借铜仙像寄托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以及“听彻荒鸡,揽衾中夜起”则以深夜惊醒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痛苦与难以释怀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文廷式对于战争残酷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