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题高氏瓮芳录

烽烟已静闻钟鼓,开编尚堪零涕。

大地平沈,长星昼出,虎口逃生何地。微臣自异。

列八瓮庭前,举家同死。

碧血谁收,千年魂魄化精卫。

凄凉石城遗曲,更堪枨触我,无限伤喟。

传燮孤儿,阳源后裔,一样悲凉身世。年光逝水。

问汉上铜仙,几回清泪。听彻荒鸡,揽衾中夜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齐天乐·题高氏瓮芳录》是清代文廷式的词作,通过对战争后的宁静与哀思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词的开头“烽烟已静闻钟鼓,开编尚堪零涕”以钟鼓声反衬战乱后的宁静,打开书籍却仍能感受到其中的悲伤,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哀痛。

接着,“大地平沈,长星昼出,虎口逃生何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生还者无处安身的困境,词人自比为微臣,身处八个大瓮(可能象征家族的悲惨命运)之中,全家面临死亡的威胁,表达了强烈的生存危机和个人的无奈。

“碧血谁收,千年魂魄化精卫”运用神话中的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对亡者的哀悼和对不屈精神的敬仰。接下来的“凄凉石城遗曲,更堪枨触我,无限伤喟”进一步渲染了历史遗迹带来的凄凉与触动,词人感怀孤儿寡母的悲凉命运。

“传燮孤儿,阳源后裔,一样悲凉身世”点明了高氏家族的不幸遭遇,与历史上其他苦难人物的命运相呼应,强化了词的主题。结尾部分,“年光逝水,问汉上铜仙,几回清泪”借铜仙像寄托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以及“听彻荒鸡,揽衾中夜起”则以深夜惊醒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的痛苦与难以释怀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文廷式对于战争残酷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64)

文廷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

谁传消息问天台。桃花开未开。白云缥缈月徘徊。

阮郎来不来。鸟作使,鸩为媒。当时玉镜台。

十年养就凤凰胎。何劳莺燕猜。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浣溪沙.拟唐人

著意偎人思不禁。寒灯相对夜沈沈。

此时何必是同心。

凝视酒痕侵素靥,近前香气透罗衾。

不情端恐负神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采桑子

木兰开后閒相忆,静夜如年,好梦如烟。

月落参横更不眠。当时银烛知愁思,意远如天。

语转如禅。可奈秋花别样妍。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醉花阴.吴淞道中重九

雨入寒潮愁思悄。客里重阳早。

消息误黄花,采采江蓠,终不盈襟抱。

空濛草树吴江道。也觉秋阴好。

去路忽沈吟,一舸飘然,可信鸱夷老。

形式: 词牌: 醉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