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亭八景(其三)钓石眠云

临江一片石,智者不能谋。

着膝堪垂钓,横肱亦枕流。

云来添夏席,酒醒拥秋裘。

为甚梦相引,前江风打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坡亭八景(其三)钓石眠云”这一标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临江一片石,智者不能谋”,开篇即以一片临江的石头起笔,暗示了此物虽平凡,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即便是智者也难以完全理解其间的奥秘。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

接下来,“着膝堪垂钓,横肱亦枕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在这样一块石头上垂钓和休息的情景。垂钓时,膝盖轻轻触碰水面,仿佛与水中的生灵进行着无声的交流;而横卧其上,则能枕着流水入梦,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清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更体现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云来添夏席,酒醒拥秋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夏日来临时,云朵如同自然界的空调,为人们带来凉爽;而当酒意消散,寒风吹起,秋裘便成了温暖的依靠。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最后,“为甚梦相引,前江风打头”一句,以问句的形式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或许,正是这江风的呼唤,引领着诗人进入梦乡,体验超越现实的美妙世界。这一句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未知世界探索欲望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块普通石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收录诗词(5)

易奇际(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李司寇晓湘先生

何人曲奏鹤南飞,南极星明映綵衣。

疏广犹悬瞻阙梦,陶潜刚赋理畴归。

三冬秀挺乔松古,四座香生玉树辉。

洞里烟霞尘不染,青山长挹紫芝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仙塔奇踪

缥缈云峰塔影前,尚留遗址寄山巅。

客摩碧汉逢初地,人拟青霄扑□烟。

始信数椽堪品胜,果然半偈足参禅。

仙踪即此传真诀,泉外何人解悟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楼晚眺

芙蓉清削对秋泉,渺渺城楼片月悬。

人在窗中描辋水,天从槛外落蛮烟。

数枰对客閒观局,一路听莺韵入弦。

百尺元龙新气象,连平文物焕南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清溪移舟五羊为勾漏之游诸从弟溪头秉烛夜别

幽栖新筑水东头,岂不怀居好浪游。

白日倘缘尘世驻,丹砂宁为学仙求。

出门暂却家园累,去路遥怜鸿雁秋。

薄俗风波如此夜,别离事事总关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