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赵北燕南如掌平,定知台选寄长城。
雅歌不废军中乐,缓带能令塞外清。
倾盖由来欣意气,著鞭从此想功名。
灞池送目邯郸道,倚瑟空多惜别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送彭待制知瀛州》。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彭待制即将赴任瀛州的深情送别之情,以及对其官职升迁的祝福与期待。
首联“赵北燕南如掌平,定知台选寄长城”以赵北燕南的辽阔景象起笔,比喻友人即将前往的瀛州之地,如同掌中之物般近在咫尺,暗示其官职的重要性,如同长城一般守护边疆。
颔联“雅歌不废军中乐,缓带能令塞外清”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友人在军中也能保持高雅的音乐品味,不因职务而放弃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希望友人能以宽和的态度治理边疆,使边塞地区安宁清平。
颈联“倾盖由来欣意气,著鞭从此想功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赞赏,以及对友人未来功成名就的期待。倾盖即路遇相谈甚欢,此处指两人友情深厚;著鞭则是鼓励友人抓住机会,追求功名。
尾联“灞池送目邯郸道,倚瑟空多惜别声”描绘了送别的场景,灞池和邯郸道都是古代著名的送别地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倚瑟则暗示了音乐的陪伴,空多惜别声则强调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寄托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江南太守水斋居,残雪层冰正满渠。
忽忆山阴乘兴往,可怜心抱向人摅。
放歌浩荡惊狂客,换酒从容解佩鱼。
四座欢衷两倾倒,归鞍欲犯夕钟初。
通塞由来自有期,奏书未上莫嗟咨。
锥藏勉后三千客,舌在须强百万师。
固有青云堪自致,暂虚丹桂不为迟。
如今相府闻名甚,应以雄文荐赤墀。
清川如带屡回环,信宿犹居百里间。
敢恨淹留同桂渚,正怜风雨似梁山。
月残虚魄无由共,云映高楼不可攀。
却怪梦中翻识路,化为蝴蝶一飞还。
叠鼓鸣笳太守船,都人倾注似登仙。
旧游俯仰成陈迹,离思纷纭绕别弦。
愁目青枫空自极,素书双鲤不忘传。
恐君未得江湖乐,追诏方将急用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