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面的壮丽景象,以“淡北八景(其七)淡江吼涛”为题,展现了清代诗人林逢原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句“军声十万夜滔滔”,开篇即以“军声”二字,赋予夜晚江面以动态感,仿佛十万大军在夜色中汹涌而过,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接着,“蟒甲乘流压怒涛”,将江面波涛比作巨蟒之甲,不仅形象生动,更凸显出江水的汹涌澎湃,以及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百戏鱼龙真漫衍”,通过“百戏”和“鱼龙”这两个意象,描绘了江面上各种表演活动的热闹场景,仿佛鱼龙在水中嬉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千家阛阓一周遭”,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江边的居民生活融入其中,展现出一幅繁华与宁静并存的画卷。
“射潮可有钱王弩,捲地何来太白旄”,这两句运用典故,钱王弩与太白旄分别象征着古代的军事装备与旗帜,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社会秩序稳定的赞颂。
最后,“为问荷兰身手好,当时曾控戴山鳌”,以“荷兰”这一外来元素,引入了一种异域风情,同时通过“身手好”与“曾控戴山鳌”的对比,既体现了对荷兰人的赞赏,也蕴含了对自身民族力量的自信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描绘了淡江夜晚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