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即事

自为沙塞客,风物总能详。

野望毡为帐,天寒毳作裳。

雨稀山韭短,风热地椒香。

泽蒜元誇汉,园桃或姓羌。

酒边歌白雀,马上射黄羊。

处处宜榆柳,川川可稻粱。

猬毛如爪利,麃角过人长。

厓石青于羽,戎盐白胜霜。

酥调籸子面,酪卧鹿皮囊。

沙燕形同鸽,河鱼尾类鲂。性谙䝁豆满,味别苦?凉。

遍地皆红药,当门种白杨。

上房围鼢鼠,秽壤转蜣螂。

蚊少宵眠著,蝇多昼坐妨。

儿童能搏兽,妇女不知桑。

戏作俳谐体,持归诧越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塞上即事》描绘了边塞的独特风土人情和生活景象。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边疆的艰苦环境与丰富物产。诗人以沙塞客的身份,描述了毡帐为家、羊毛制衣的生活场景,山雨稀疏间山韭菜短小,风热之地则有地椒香气四溢。诗人还提到了当地的特色食物,如泽蒜、园桃,以及酒宴上的欢乐和狩猎活动。

诗中运用比喻,如“猬毛如爪利”形容边地动物的锐利,而“压石青于羽”则写出岩石的颜色鲜明。诗人还提及了酥调麦面、酪卧皮囊等饮食,以及沙燕与鸽子相似、河鱼尾似鲂鱼的自然景观。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简朴,儿童能勇斗野兽,妇女却不识桑蚕之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边地人民坚韧精神的赞赏。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军屋燕

军屋初成燕来止,口衔泥沙结新垒。

忆昨三军未定居,燕燕依栖冢上乌。

军今有城兼有屋,燕亦来投军处宿。

但恐燕归军不见,军归未归看归燕。

形式: 古风

纪行寄乡中诸友

去年上天姥,青鞋踏石苔。

路逢刘阮辈,挥手使我回。

今年客钱塘,爱食钱塘水。

水清多天风,吹逐行尘起。

尘飞腰下剑,影落剑池云。

延陵怀季子,句曲礼茅君。

举头见天居,星辰拥黄道。

翩翩飞将军,先我入燕赵。

燕赵三千里,王师百万兵。

谁将双白羽,笑赠一书生。

扬鞭滁水春,挂席庄台晚。

向来思亲泪,征袍为之满。

行行过淮泗,暂泊项王城。

王城杨柳树,黄鸟弄新声。

明发上吕梁,洪涛天上落。

持觞金龙祠,瞬息彭城脚。

彭城接丰沛,慷慨思汉皇。

浩歌黄楼赋,击节三侯章。

好风获兼旬,历览遍齐鲁。

吟冲豫河烟,坐对金台雨。

金台留一月,羽檄动三军。

旗鼓朝朝见,笳箫夜夜闻。

乍思蓟北门,已涉渔阳外。

不见万里城,但见万里塞。

发鞍松亭口,饮马宽河阴。

寒云薄日色,曙雾结归心。

惠州又白霫,意倦思少息。

登高望海山,远树霞光赤。

时时携小校,孤嶂读残碑。

行处翻如梦,回来却自疑。

所怀故乡人,缥缈越天末。

相见同我怀,分明照秋月。

题诗及行役,念往愧飘蓬。

待教凉冷后,封寄向南鸿。

形式: 古风

夜坐怀钱塘友人六言

过却山山水水,不知暮暮朝朝。

笑我塞中看月,忆君江上闻潮。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

六月望寓宁轩对月

好在涂山月,如何看不归。

枕添连夜梦,人著向秋衣。

刁斗声偏急,星河影自微。

王师千里外,绦水欲尘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