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上今无隐退风,地名偶与午桥同。
往来怕看铜驼陌,閒倚柴门忆晋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之人的情怀与生活状态。开篇“世上今无隐退风”,表明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的隐居之地,这里所谓的“隐退风”指的是一种追求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情操。
紧接着“地名偶与午桥同”,诗人提到自己偶然间来到了一个叫做午桥的地方,与“隐退风”相呼应,午桥或许是诗人心目中的一处可以安身立命之所。这里的“偶与”表达了一种不经意的机缘巧合。
然后,“往来怕看铜驼陌”,诗人通过对铜驼(一种古代交通工具)的描写,流露出一份对于繁华世界的拒斥和避让之情。这里“铜驼”象征着尘世的喧嚣与烦扰,而“往来怕看”则表明诗人对这类场景的不悦。
最后,“閒倚柴门忆晋公”,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倚靠在简陋的柴门前,心中却浮现出古代隐逸之士,如晋公(晋朝的高士)等人的形象。这不仅是对古人生活理想的一种追怀,也是诗人内心对于简单、清净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与隐逸之间选择的坚定立场,以及对一种超然物外、高洁自守的生活态度的深切向往。
不详
灵关玉垒自崔嵬,谁向西边起祸胎。
万里望尧通一祝,天基御马利州来。
延英几度献忠言,白羽它时赋感恩。
自是三郎真赝错,却将天宝换开元。
辨精龙肉亦奇才,雄匣干将耿不回。
只守鹪冥蚊睫赋,天星未必拆中台。
千古遗踪散晓烟,空馀两字寺门前。
世间贪者滔滔是,何必俱曾饮此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