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川上清风非有著,松间明月本无尘。
不知二子缘何事,苦恋前身与后身?
此诗《题圆泽三生公案》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通过“川上清风”、“松间明月”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进而引出对“二子缘何事”的深思,探讨了前生后世的宿命论主题。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清风和明月分别象征着纯净与超然,而“二子”则代表了某种执着或情感的纠缠,他们似乎在追寻着前世今生的联系,表现出对轮回与缘分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之美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命奥秘和命运流转的哲理思考。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轻轻踏破白云堆,半为寻僧半探梅。
僧不逢兮梅未放,野猿笑我却空回。
李侯写竹有清气,满纸墨光浮翠筠。
萧郎已远丹渊死,欲写此君惟此人。
廨舍如僧舍,官曹似马曹。
头巾终日岸,手板或时操。
穷冬十日雪,户外曾未踵。
念我平生友,欲往恨不勇。
兹晨剧命驾,相对腹一捧。
促招东林远,共念北海孔。
把酒望六合,琼瑶纷总总。
兴极不知休,严城钟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