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金陵城头秋月深,城乌夜半啼高林。

闺中思妇桃红烛,斜倚寒窗听不足。

低鬟无语湿罗衣,起视明星河汉微。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陵城中秋夜的静谧与闺中思妇的孤独情感。

首句“金陵城头秋月深”,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秋月的深沉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城乌夜半啼高林”一句,以乌鸦的啼叫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哀愁,乌鸦的叫声在高树间回荡,更添了几分凄凉。

“闺中思妇桃红烛,斜倚寒窗听不足。”描述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独自守候的情景。她点燃了桃红色的蜡烛,斜倚在寒风中的窗户旁,静静地听着窗外乌鸦的啼鸣。这里的“桃红烛”不仅映衬出女子内心的温暖与希望,也暗示着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低鬟无语湿罗衣,起视明星河汉微。”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低头不语,泪水打湿了轻柔的罗衣,这无声的泪水是对思念的最直接表达。随后,她起身看向天空,只见繁星稀疏,银河微弱,这样的景象似乎也在呼应着她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位闺中思妇在秋夜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愁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贾客乐

广陵贾子江东客,大艑珂峨倚江侧。

朱楼绣箔月如霜,醉卧垆头小玉床。

五更解船大江去,鼍浪鲸风何处住。

洞庭秋水接天来,五两成林夜半开。

西登三峡立百丈,滟滪如牛不得上。

环环布帆欲退飞,猿鸣一声泪沾衣。

钱刀睹快狎风色,归来金多头已白。

同时陇上饭牛子,睡起烟皋夜吹笛。

形式: 古风

对酒行送朱廷评可大左迁汝州别驾

朱君朱君,为我楚舞,我为君歌。

金尊绿酒春风过,天长道远可奈何。

尔不能汎汎与凫俱上下,一朝海水生白波。

我今送尔万里长河道,歌声一阕令人老。

上有悲鸣噭噭离群啸匹之春鸿,下有萋萋断肠草。

断肠西去思悠悠,洛水齐山两地愁。

平生不作儿女态,今日为君双涕流。

朱君朱君,与尔登高丘,望远海。

茫茫尘世不知年,秦皇汉武今安在。

天生豪俊必有用,如君自是人间才。

纵然落魄江海上,浮云于我何有哉。

朱君朱君,尔今且饮三百杯。

形式: 古风

行路难送可大

典我千金裘,共醉千钟酒。

何处正愁人,月落青门柳。

长跪问行子,君今何所之。

海风五六月,岂是客游时。

北上太行坂,羊肠诘曲何时返。

南去渡长河,津梁隔阂生风波。

蛟龙出游云雨多,雷公砰訇奈若何。

行路难,难未已,何当与子浮沧溟,一挂长风三万里。

形式: 乐府曲辞

白马篇送可大

白马黄金羁,蹀躞沟水头。

君今且莫去,为我暂淹留。

昔我束发年,与子同出入。

幸承明主恩,并列金闺籍。

行彼长安途,宛如双飞翼。

自谓连行两不离,岂知一旦成分析。

我栖东海岸,君去洛阳游。

天津桥下水,不尽古今愁。

陆机名高翻见妒,贾生胡遭绛灌仇。

人心对面如山海,世情交道何悠悠。

丈夫得意自有数,岂能与蜉蝣翠羽楚楚争春秋。

为君笑尽一杯酒,弹剑悲歌醉未休。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