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摘杨花,摘杨花,唵摩尼吽㗶吒。

便恁么会已是错,不恁么会尤更差。

一回撞著无面目老骨檛,方知元不在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禅意。诗人通过“摘杨花”这一动作,象征着追求和寻找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事物的本质往往难以捉摸,如同飘忽不定的杨花。

“唵摩尼吽㗶吒”这一串咒语的引用,可能寓意着对某种神秘力量或智慧的寻求,以及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几句“便恁么会已是错,不恁么会尤更差”,表达了对直接理解和固执于表面理解的否定,强调了深入思考和领悟的重要性。这里的“恁么”和“尤”都是口语化的表达,分别指代“这样”和“更加”,强调了错误的理解只会带来更大的偏差。

“一回撞著无面目老骨檛,方知元不在天涯”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无面目老骨檛”可能象征着无法触及的真实或真理,而“元不在天涯”则意味着真正的答案或真相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要远求。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转折,揭示了禅宗中“见性成佛”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内心的觉悟和自我认知,达到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觉醒,并非依赖于外在的追寻或遥远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禅宗中的重要概念,如悟性、真我、内在的寻找与发现,以及最终的解脱之道。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也传达了禅宗哲学的核心精神,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在的平静与智慧。

收录诗词(243)

释月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圆侍者

香林侍云门,阅十八寒暑。

刚把野狐涎,涴却所衣褚。

汝侍吾笔砚,我元无一语。

乃以羊角峰,蘸竭东湖水。

学本无止法,犹海深无底。

斥鴳从卑飞,大鹏九万里。

形式: 古风

送付藏主

老我无堪涉世艰,鬓毛新糁雪霜斑。

有人来自庐山中,眼如点漆音如钟。

衔袖出新卷,两眼惊且眩。

方知亲自香溪哥室来,老婆心切言诙诙。

三世诸佛一口吞,一大藏教彻底翻。

丛林乡社有此俊迈之英才,我辈可老可死无馀怀。

形式: 古风

印月

性海湛如,心月皎如。水与月融,月与水摄。

水月交光,印文呈露。山河大地,万象森罗。

一印印定,虚彻洞明。廓兮烱兮,以證来观。

形式: 四言诗

送福上人

禅欲参兮道欲学,莫负娘生一双脚。

培塿不足登,蹄涔应易涸。

观水须观百千溟渤之钜海,登山须登万丈嵩华之乔岳。

高高高无极,深深深无底。

一回见得亲,冥鸿千万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