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病枕》由清代诗人张湄所作,描绘了诗人病中孤独而深沉的心境。
首句“骚屑竹窗雨”,以竹窗雨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竹窗雨声,既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也象征着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下来,“残篝依病身”一句,点明了诗人身体的病态,以及在病痛中寻求一丝温暖的无奈与执着。
“魂清馀远思”表达的是诗人虽然身体不适,但心灵却保持着清明,思绪飘远,可能是在回忆过往,也可能是在思考人生。接着,“室静有微呻”则通过细微的呻吟声,进一步强化了病中的痛苦与孤独感。
“土药焉知性”一句,诗人或许在尝试各种药物治疗,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流露出对疾病无能为力的感慨。“秋宵不向晨”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夜晚的漫长与黎明的遥远,暗示了病痛的持久与难以治愈。
最后,“绝怜人境外,舆仆是吾亲”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身边的仆人,尽管身处人世之外的病榻,但仆人的陪伴给予了他安慰与依靠,体现了人间温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健康、亲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