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符发所录上蔡语二首(其一)

洙泗渊源一线寒,再从伊洛起涛澜。

偶看上蔡先生语,满目淙淙八节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洙泗的源头透着一丝寒意,它又从伊洛河激起层层波澜。
偶然读到上蔡先生的言论,眼前展现出八个连续的滩流,水流潺潺。

注释

洙泗:洙水和泗水,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水源地。
渊源:源头,指洙泗的起源。
一线:形容水流细长。
寒:寒冷,象征学问的清冷。
伊洛:伊水和洛水,古代中原地区的重要河流。
涛澜:大浪,比喻学术的兴起和发展。
偶看:偶然阅读。
上蔡先生:泛指上蔡地区的学者,可能指的是某位有影响力的儒家学者。
淙淙:流水声,形容水流不断。
八节滩:可能是指河流中的八个著名滩段,也可能象征学术上的八个阶段或章节。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跋符发所录上蔡语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

"洙泗渊源一线寒,再从伊洛起涛澜。"

这两句通过对河流源头与流向的描述,展现了江河的壮丽与力量。“洙泗”指的是古代黄河的一个支流,而“渊源”则形象地描绘出水流的深远和神秘。"一线寒"表达了清晨或冬日河面上的清冷气息。接下来的"再从伊洛起涛澜",则显示了黄河在伊阙(伊洛)处汇聚力量之后所形成的汹涌波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衔接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壮观的山水画卷。

"偶看上蔡先生语,满目淙淙八节滩。"

这两句则是作者在阅读“上蔡先生”的话语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偶看”表达了偶然之间翻阅古籍的场景,而“上蔡先生”可能指的是一位学者或诗人,或者是对某个地区的称呼。"满目淙淙八节滩"则形容了诗人阅读后心中所涌现出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淙淙”字眼传达出水流连绵不断的情状,"八节滩"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是对连续不断的波澜的一种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跋葛子固题苏道士江行图

江行图上指君山,寄语烟波不用看。

蒸水买船归霅水,全家搬入画图间。

形式: 七言绝句

跋蜀人魏致尧抚干万言书

雨里短檠头似雪,客间长铗食无鱼。

上书恸哭君何苦,政是时人重子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其八)

天上云烟压水来,湖中波浪打云回。

中间不是平林树,水色天容拆不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何代五老人,登峰化为石。

年龄今几春,齿牙谅无力。

天赐五玉乳,与渠供朝食。

渊明醉眠处,石上印耳迹。

逸少养鹅池,藓花渍馀墨。

鹤鸣南天青,龟拜北斗白。

栖贤缘不浅,月枕借云席。

万杉与开先,弄泉碎珠璧。

病眸贪穷眺,趼趾怯周历。

同游多俊人,淡话半禅伯。

兹来殆天假,不尔岂人及。

归船载晓星,回首两相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