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小饮(其三)

地僻风犹古,年丰俗易淳。

老翁谈往事,稚子乐嘉宾。

竹荫炊烟绿,桑园酿酒醇。

陶然邀共醉,击壤作尧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首句“地僻风犹古”,点明了地点偏远,自然环境古朴,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础。接着,“年丰俗易淳”一句,既赞美了丰收之年,也反映了淳朴的民风,展现出一种和谐与满足的生活状态。

“老翁谈往事,稚子乐嘉宾”两句,通过老少两代人的互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老翁讲述着过去的岁月,而孩子们则在旁欢笑,仿佛是宾客一般,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快乐时光。

“竹荫炊烟绿,桑园酿酒醇”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竹林中炊烟袅袅升起,绿意盎然;桑园里酿出的酒,醇香四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乡村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人们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最后,“陶然邀共醉,击壤作尧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能够享受到自然之美,还能在彼此的陪伴下,共同度过欢乐的时光,仿佛回到了古代圣贤所倡导的理想社会状态——击壤而歌,乐在其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乡村社会的淳朴风情与和谐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

收录诗词(180)

李振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田家小饮(其四)

寒烟高树外,流水小桥西。

绕屋田三亩,窥园茶一畦。

饷无童子黍,食有丈人鸡。

为与东邻约,相将更杖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一)

不为登临放眼宽,偶逢时序强为欢。

八年几度依游屐,九日重来感素冠。

已是悲秋吟晚节,况因久病怯轻寒。

郁葱果叶佳城卜,更踏云岑著意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二)

身闲地僻惬心宽,恍与山灵客主欢。

五代历今真佛土,十年笑我尚儒冠。

石槽泻溜清泉滑,竹院阴分翠障寒。

挥洒霜豪题雪壁,纱笼留待再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九日同人邀游龙门寺用少陵蓝田崔氏庄韵(其三)

路转峰回一径宽,名山佳节两相欢。

擘窠直可同留带,拜石何妨自整冠。

寂寂深林人语响,潇潇隔夕雨声寒。

振衣千仞重回首,秋色村烟画里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