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安正赠白纻赋诗为报

朱明变寒节,曜灵赫南驰。

端居念初服,感激悲慈帏。

春晖奄遒尽,谁为游子衣。

岂不荷重纩,后时非所宜。

君子见存恤,缟纻贻赠之。

素质飏白雪,纤理莹文漪。

裁缝被弱体,济济生光仪。

逝将表明惠,永歌无斁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萧安正赠白纻赋诗为报》。诗中描绘了在朱明时节变化为寒冷季节,太阳在南方高悬的情景下,诗人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他回忆起过去的生活,感到深深的感慨与悲伤。

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远方游子的关怀与思念。他意识到,随着春天的结束,游子们将面临衣着不足的问题,这让他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的“君子”形象出现了,他看到了诗人的忧虑,并以洁白的纻布作为礼物赠予诗人,以此表达对他的关怀与支持。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象征着友情与互助的力量。

诗中提到的“缟纻”,是一种质地轻薄、颜色洁白的丝织品,常用于制作衣物。通过描述“缟纻”的质地与外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展现了赠礼的精美与寓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份礼物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这份恩惠铭记于心,以诗歌的形式永远歌颂这份友谊与善意。这种对友情的珍视与回报,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人情往来、感恩回馈的价值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友情与人性的美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解筠涧先生挽诗

东山千馀仞,其下文水驰。

驰水去不还,高山黯无辉。

夫子在世时,芳名扬四陲。

夙志骛姬孔,肆力究皇羲。

窅窅万化原,玄悟探其微。

秋荷袭裳衣,春兰充佩袆。

发轫蹈佳轨,周旋岂踰规。

道存希有济,才高未见施。

旷视六合中,时时写雄词。

奋如蛟龙跃,烨然云章垂。

济南讲遗经,河汾论匡时。

翘翘问业者,诜诜日来归。

居常以乐天,逍遥介期颐。

一朝随埃风,飘然远去兹。

奄忽历星霜,今来四五期。

嗟余忝乡郡,夙昔仰蓍龟。

引睇鉴湖阡,徒怀后时思。

頫仰杳茫茫,中伤公讵知。

形式: 古风

送黎信归故乡

商飙起西陆,倏忽为素秋。

客行惜迟暮,怀归逝不留。

舟楫晨已具,送子河之洲。

千里远结交,三载笃绸缪。

欢洽谐琴瑟,夙昔同衾裯。

云何当乖分,私情怅悠悠。

山川绕归路,岂不思同游。

俯观江汉水,滔滔俱东流。

惜哉南飞鸿,孤鸣违匹俦。

别离诚难任,斯须亦何忧。

终当返旧林,岁暮共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夜宿山家待宋惟宪不至

主人罢尊酌,稚子具衾毡。

稍稍松火息,寥寥独未眠。

林高风响迅,窗虚月色悬。

行侣时相失,怀抱自悽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题王氏槐阴轩

结宇临长衢,开轩面嘉树。

灵根沃鲜泽,由来深且固。

柯叶浮青冥,垂云羃囱户。

纷华避春节,孤芳弄秋素。

王生屏世营,端居多暇豫。

潜玩圣贤言,常怀往古务。

荫止谐夙心,还因动遐慕。

仰惟先人德,封培昔已屡。

敬承乃汲汲,时存荒逸惧。

穷达知有命,非缘高爵故。

因歌寄幽轩,为子写中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