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

危磴俯寒水,阴崖擘苍烟。

上开冰雪窟,下垂珠玉渊。

何时雷斧手,拓此壶中天。

自然浑沌窍,不受百巧镌。

地胜集灵气,木石含清坚。

三子果谁欤,流辈孰后先。

我来叩玉扃,欲访云雨仙。

呼龙龙未醒,日高贪睡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神秘与超然之感。开篇“危磴俯寒水,阴崖擘苍烟”两句,以险峻的岩石和低垂的寒流,以及阴森的山崖和缭绕的青烟,为读者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山谷景象。岩石旁边的水是如此之冷,山崖间弥漫着苍茫的云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未被世俗打扰的秘境。

紧接着,“上开冰雪窟,下垂珠玉渊”两句,则将这种景象推向了一个更加奇幻的境界。岩石之上似乎隐藏着冰雪构成的洞穴,而其下的深渊中则蕴含着如珠玉般珍贵的秘密。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心灵深处对于纯净与高洁追求的一种表达。

“何时雷斧手,拓此壶中天”两句,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力量能够打破这种宁静,如同雷霆之力能够开辟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这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界中不可预测力量的敬畏,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对于突破现状、追求自由的一种渴望。

“自然浑沌窍,不受百巧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本真面貌的赞美,以及对任何人工雕琢的拒绝。这里的“自然”不仅指的是山水林泉,更是指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以下几句“地胜集灵气,木石含清坚。三子果谁欤,流辈孰后先。”则是对这片土地和其中的生命力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大自然中地、木、石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这些元素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的敬仰。

最后,“我来叩玉扃,欲访云雨仙。呼龙龙未醒,日高贪睡眠。”则是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敲开那通往仙境的大门,去寻找那些云游四海、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神仙。而“呼龙龙未醒,日高贪睡眠”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以及对那种自由自在、超脱尘嚣的生活状态的渴望。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三藏梨

沉黎厅前三藏梨,老虎须牙龙甲皮。

我来与国惜乔木,尚幸出屋繁孙枝。

春风千花玉叶碎,秋日万子金圆垂。

问禅谁是柏树子,听讼漫逐棠阴移。

雪香楼头终日坐,纸尾自书三百颗。

他时若问相公槐,我为改名罗汉果。

形式: 古风

与程端卿相别峡中共系船瀼东留一日

宦路随惊鹊,家山隔断鸿。

荒椽秋雨过,疏竹暗泉通。

千骑寻城北,双舟忆瀼东。

我诗虽未好,聊为使君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千叶梅(其四)

野芋接花一日事,刻玉作楮三年工。

此家妙有转物手,老圃宽褐藏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千叶梅(其二)

一株女仙琼玉蕊,千叶化佛冰雪团。

且袖今时宰相手,领取前辈儒生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