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借书四首(其一)》由明代诗人释函可创作。诗中描绘了借阅古书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
首句“云雾难遮眼”,以云雾比喻纷扰的外界事物,暗示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能够暂时摆脱世俗的束缚,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清晰。接着,“言借古人书”点明主题,借书阅读,寻求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慰藉。
“信手展残帙,心颜忽已愉”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翻阅旧书时的喜悦心情。通过随手翻开的书籍,不仅获得了知识的滋养,更让心灵得到了愉悦和满足。这里“残帙”指旧书,虽是残缺不全,但其中蕴含的知识与智慧却能给人带来新的启发。
“人各适其适,积习宁顿除”则表达了个人追求与社会习惯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往往难以轻易改变。这句诗既是对个人自由选择的肯定,也暗含了对传统与变革之间平衡的思考。
最后,“平生无所争,所争蠹之馀”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在漫长的一生中,人们或许会为了各种外在的目标而争斗,但最终真正值得追求的,可能是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完善。这里的“蠹”可能象征着岁月的侵蚀或人生的烦恼,强调了在追求精神成长的过程中,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比任何物质上的追求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借阅古书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自我、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找心灵净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