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
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
入室颙瞻先圣像,登台惭愧昔时心。
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沆所作的《游白鹿洞》,描绘了作者在阴云笼罩下的白鹿洞古洞探险的场景。首句“古洞云封山正阴”渲染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山势被云雾缭绕,增添了探索的艰难和吸引力。接下来的“攀藤负石此登临”展现了作者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
“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削剑,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峻峭与威武,而“五老当头”则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使人在攀登中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进入室内,“入室颙瞻先圣像”,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瞻仰圣像时内心充满敬畏。登高望远,“登台惭愧昔时心”,诗人回顾过去,为自己过去的某些想法或行为感到惭愧,这体现了自我反省的儒家精神。
最后两句“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诗人感慨万分,表示这个洞穴的发现如同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他决定在此度过余生,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精神寄托。整首诗通过游历白鹿洞,寓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修行的追求。
不详
闻道西山胜,今朝始见山。
鹤鸣双剑动,龙喷紫霄寒。
人去台空古,墨灰沼未乾。
紫阳招不作,登眺共谁看。
九日登高庙阁阴,山间犬吠白云深。
清秋空谷寒侵夜,绕屋幽林翠满岑。
佳景随开陶令兴,雅怀犹负远公心。
年来名利都抛却,唯有游观到处寻。
寺古苍松老,僧高俗客希。
我来游竟日,不用笋舆归。
一树芳菲露短墙,綵霞千缕带斜阳。
东君赋予知何意,剩与胭脂便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