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叔昭归文江

赐归初买上江船,归路何因复怆然。

渡海几人还故里,到家三月及春田。

碧梧丘垄回生色,绿水园林捲宿烟。

莫叹物情非夙昔,青山还映旧门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黄叔昭归文江》。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友人归乡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赐归初买上江船”,开篇即点明友人归乡的背景,通过“赐归”一词,透露出友人获得朝廷恩准归乡的喜悦与期待。然而,“初买上江船”又暗示着归途的开始,预示着即将面对的离别与旅途的艰辛。

“归路何因复怆然”一句,直接表达了友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归乡的路上,原本应是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旅程,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伤感。这种反差,既是对友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一种感慨。

接下来的“渡海几人还故里,到家三月及春田”两句,通过对比和时间的跨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友人归乡之路漫长而艰难,能够平安归来者寥寥无几;而即便归家,也已错过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光,只能等到三月春耕之时。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归乡的不易,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

“碧梧丘垄回生色,绿水园林捲宿烟”则是对故乡景色的生动描绘。碧绿的梧桐树在丘陵间焕发新生,清澈的溪水环绕着绿意盎然的园林,轻烟缭绕,一幅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画面跃然纸上。这不仅是对故乡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即将回归熟悉环境的期待与欣喜。

最后,“莫叹物情非夙昔,青山还映旧门前”两句,是对友人归乡后可能面临的现实变化的宽慰。尽管世事变迁,但青山依旧,门前的风景依然如故。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深处的那份归属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始终不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归乡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和对故乡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从狩阳山和胡学士韵

王师晨猎大江东,文武千官扈从同。

万乘旌旗随玉辇,九霄鸿鹄避彤弓。

青山半掩浮岚白,碧涧深流落叶红。

甘露满林歌瑞应,知君能赋擅才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其一)

丹崖翠岭接岧峣,万骑交驰不惮遥。

前队綵旄穿碧树,中军黄幄丽晴霄。

云藏网罟参差出,草合冈原逦迤烧。

农事已閒脩武事,共怀词赋从銮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其二)

雪消辇路不生尘,和气冲融已发春。

玉露应期呈上瑞,金吾传敕赐群臣。

鸿图万岁归神武,盛事三驱睹至仁。

冠剑股肱咸扈从,丹青预想画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林佥事赴陜西

晓别词林出帝畿,关中使者绣为衣。

三年撰述推多学,一道澄清属有威。

月满渭川宜独照,霜含秦树已先飞。

君王旰食勤西顾,早晚封章达琐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