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利路杨宪熹生日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騃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馀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每年为您的寿辰献诗,但语言总是陈旧无新意。
自从您持节北行,我也即将踏上遥远的征程。
在那碧瑶洞府中坐下,享受石楠树下的阴凉,冰柱清冷宜人。
等待秋风吹过,公务有它的预定时刻。我听说,从汉水到黄河边,
在痴牛騃女相聚的地方,或许会有乘槎遨游之人。
我将前往汉水东岸,直入银河左侧,前往那白云缭绕的京城。
我袖中藏有研磨墨宝,想请您赐予更多文采。

注释

岁岁:每年。
著语:写诗。
持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持的符节,象征权力和使命。
遐征:远行。
碧瑶洞府:神话中的仙境。
石楠:一种常绿乔木,叶形美丽。
冰柱:形容清凉的环境。
西风:秋季的风。
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
河津:河流的渡口。
泛槎人:传说中乘木筏在天河间往来的人。
汉川:汉水流域。
银河:天上的银河系,这里指天河。
白云京:指仙界或京城的美称。
传婿研:传家之宝,可能指珍贵的砚台。
丐馀芬:乞求余下的才情或墨香。

鉴赏

这首宋词是魏了翁为友人杨宪熹生日所作,以祝贺和想象的旅程为主题。"岁岁为公寿"表达每年对杨宪熹的祝福,但词人感叹自己无法提供新的祝词。接着描述杨宪熹出使北方的场景,以及词人想象自己在仙境般的碧瑶洞府中,享受石楠树的阴凉,感受冰柱带来的清凉。词人期待着秋风吹来,预示着杨宪熹的使命将有进展。

接下来,词人想象杨宪熹的行程从汉水到黄河,再到神话中的痴牛騃女相会之地,暗示着神秘而浪漫的探索。他希望杨宪熹能直达天河之东,甚至进入仙界的白云京。最后,词人表示自己想借杨宪熹的“传婿研”(可能是指精致的文房四宝),希望能沾染一些他的才华和福气。

整体来看,这首词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奇幻旅程的想象,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豪放与浪漫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即席和李潼川韵

清燕卧霜角,月魄几回哉。

一声云雁清叫,推枕赋归来。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

别忆入梅艳,愁色上田莱。记来时,惊列缺,走吴回。

人间都失匕箸,老婢亦惊猜。

匹马晓风鞭袖,孤堞暮烟烽柝,挥却挂蛇杯。

不负此邦去,笑口也应开。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水调歌头.江东漕使兄高瞻叔生日端平.丙申五月

堪怪两外府,使传载朝缨。

虽云身在江表,都号汉公卿。

莫是才堪世用,莫是有人吹送,中外尔联荣。

天运自消息,龙蠖不关情。更寻思,谁得失,孰亏成。

潜鱼要向深渺,犹恐太分明。

且愿时清无事,长把书生阁束,归践对床盟。

强似抗尘俗,岁岁上陪京。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庚]韵

水调歌头.安大使丙生日

人物正寥阔,有美万夫望。

七年填拊方面,帷幄自金汤。

千尺玉龙衔诏,六尺宝靮照路,载绩满旗常。

富贵姑勿道,难得此芬芳。尝试看,今古梦,几千场。

人情但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海内知公者,只愿寿而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水调歌头.李参政壁生日十一月二十四日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嗺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