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夜宴行

玉漏沈沈寒夜永,瑶阶月转梧桐影。

重门深锁寂无人,醉倚银屏呼不醒。

茜裙六幅拖朝霞,飞云髻稳盘双雅。

一生偏得君王意,笑酬新宠弹琵琶。

娇小不禁弦索滑,肠欲断时轻一抹。

半遮粉面回春波,等閒忘却龙香拨。

欢娱未毕北兵来,三十六宫如死灰。

茅茨老死定谁问,纷纷哀乐长相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娇媚与命运的无常。首句“玉漏沈沈寒夜永”渲染了深夜的寂静和寒冷,暗示了宴席的奢华与孤独。接着,“瑶阶月转梧桐影”描绘了月光洒在玉石台阶和梧桐树上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凄清的气氛。

“重门深锁寂无人,醉倚银屏呼不醒”写出了主人公沉醉于宴乐中,无人唤醒的状态,透露出她的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茜裙六幅拖朝霞”和“飞云髻稳盘双雅”,描绘了她华美的服饰和娴静的仪态,展现出她的贵妃身份。

然而,命运急转直下,“一生偏得君王意,笑酬新宠弹琵琶”揭示了她的宠幸,但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悲剧。她的娇小身躯承受不了生活的起落,“娇小不禁弦索滑,肠欲断时轻一抹”,琵琶声中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半遮粉面回春波,等閒忘却龙香拨”描绘了她在欢愉中暂时忘却忧虑,但欢乐并未持久,“欢娱未毕北兵来”点明了战乱的突袭,使得宫中的繁华瞬间化为死灰。最后一句“茅茨老死定谁问,纷纷哀乐长相催”表达了对宫女老去无人问津的悲凉命运的感慨,以及历史无情地推动着人们的哀乐循环。

整首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命运起伏,展现了金末元初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残酷,以及人生的无常。

收录诗词(118)

杨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名知章。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字:焕然
  • 籍贯:乾州奉天

相关古诗词

晋溪行感故人崔君宝冯达卿至

并刀射日霜华起,谁剪沧溟半边水。

千年冷浸西南天,琉璃万顷清无底。

瑶阶玉殿圣母家,春阳走碎油壁车。

天阴人静百鬼出,山风泠泠吹浪花。

花飞愁怕桂轮湿,蛰龙潜抱神珠泣。

马蹄剥落梦不到,邂逅与君成雅集。

金斗潋滟浮新香,秦客思家偏断肠。

曲江池馆定何似,满眼青田空夕阳。

形式: 古风

题城南阴氏永思亭

结庐守丘垄,种柏长孙枝。

不为城府屈,况求时世知。

曾无綵衣梦,谁有角弓诗。

薄宦归来晚,因君涕满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张彦叔还陕二首(其一)

管宁犹避世,裨灶岂知天。

安稳将何日,奔忙各暮年。

且陪山简醉,未辨水衡钱。

便了公家事,痴儿更可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彦叔还陕二首(其二)

翰墨知名久,风尘会面稀。

病来嗟我老,秋到惜君归。

瘦马驼残梦,寒蝉送落晖。

区区问逋负,直觉宿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