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上清道士

山中一别五经春,近得诗篇意度新。

文字须为方外友,神仙元是世间人。

洞云玄虎司丹室,坛月清鸾礼玉宸。

坐对匡庐秋色好,欲将寄远苦无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祎的作品《次韵答上清道士》,通过对与山中道士的一别五年后收到诗篇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和友情的深深怀念。首句“山中一别五经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经历的变迁,而“近得诗篇意度新”则显示出诗人对道士新作的欣喜和对诗意内容的新鲜感受。

“文字须为方外友”表达了诗人对道士以文字交流的敬重,认为文字超越世俗,成为他们之间精神上的朋友。接下来“神仙元是世间人”揭示出道教中的仙人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寓含着对超凡入圣境界的追求和对人间真情的珍视。

“洞云玄虎司丹室,坛月清鸾礼玉宸”两句通过道教元素如丹室、玄虎、清鸾和玉宸,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仙境图景,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仪式的尊重。

最后,“坐对匡庐秋色好,欲将寄远苦无因”表达了诗人身处庐山美景之中,却因距离遥远而无法将这份深情寄予对方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道教文化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萧山友人

长忆萧然山下县,去秋为客日招邀。

夕阳玄度飞轮塔,晓雨文通梦笔桥。

搜检虫鱼穷《尔雅》,咏歌草木续《离骚》。

旧游回首成凋谢,莫遣音书似路遥。

形式: 七言律诗

吴江客中冬至日

十年奔走竟何为,转觉谋生事事非。

时序每惊愁里换,家山长向梦中归。

吴江岁晚寒波积,楚塞天边鸿雁稀。

酒后登楼倍惆怅,缁尘犹满旧征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高仲原钱唐寒食

又见钱唐节禁烟,极目风光殊索然。

芳草自生兵后地,画船犹醉雨馀天。

甲乙楼台非旧观,东南富贵复何年。

客中无限登临意,都付归鸦落雁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留别陈三秀才

百里春帆到海隅,不堪回首拂征裾。

少年未惯长为客,有便须烦数寄书。

言子弦歌遗化在,吴王城堑劫灰馀。

英游从此成疏阔,后夜怀君月上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