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有怀

天为水苍玉,月拖潭面冰。

万里绝瑕玷,百文已澄凝。

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

借问九州内,岂无阴云兴。

缅怀去年秋,是夜客广陵。

太守欧阳公,预邀三四朋。

乃值连连雨,共饮陈华灯。

既醉公有咏,属和予未能。

强赋石屏物,固惭无所称。

今来宛溪上,聊以故岁徵。

晶明正若此,霢霂且何曾。

美景信难并,康乐语足凭。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翻译

天空如碧绿的玉石,月亮倒映在冰封的潭面上。
广阔的天地间没有丝毫瑕疵,清澈如百文之纹路已经凝结。
山河清晰可见,星辰的光芒也无法增添其明亮。
请问在这广袤的九州之内,难道没有阴云的兴起吗?
怀念去年秋天,那个夜晚我作客在广陵。
当时的太守欧阳公,预先邀请了三四位朋友。
却碰上了连绵的雨水,我们围坐一起,点亮华美的灯笼饮酒。
酒后欧阳公有所吟咏,我尝试应和却力不从心。
勉强写下石屏上的景致,实在惭愧找不到恰当的赞美。
如今来到宛溪之上,姑且以此来纪念过去的岁月。
此刻的景象如此明亮,即使有蒙蒙细雨,也未曾减弱。
美景难以同时拥有,唯有康乐的言辞足以作为见证。

注释

苍玉:碧绿的玉石。
潭面:水面。
瑕玷:瑕疵、污点。
澄凝:清澈凝结。
星斗:星星。
九州:古代中国的九个区域。
预邀:预先邀请。
陈华灯:华丽的灯笼。
属和:应和、唱和。
石屏:装饰有石头图案的屏风。
宛溪:地名,可能指某条河流。
霢霂:小雨。
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其诗才闻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八月十五夜晚的清澈月色和深深怀念的情感。首句“天为水苍玉”以天空比喻如清水般的青玉,形象地展现了月光的皎洁。接着,“月拖潭面冰”写月光照亮了潭面,仿佛冰层覆盖,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诗人感慨“万里绝瑕玷,百文已澄凝”,意指万里长空无一丝杂质,月亮的光芒如百文之纯净,令人赞叹。他进一步描述山河星斗在月光下清晰可见,但即使如此,仍担心阴云会遮蔽这美景。

诗人回忆起去年与太守欧阳公及友人在广陵共度中秋的情景,遗憾的是那晚连绵降雨,未能尽享佳节。虽然未能即时应和欧阳公的诗作,但诗人勉力创作了《石屏物》,自感不足。如今再次来到宛溪之上,诗人借月光感叹,今年的中秋虽晶莹明亮,但过去的美好时光难以再现。

最后两句“美景信难并,康乐语足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友情的珍视,认为这样的美景和欢聚时刻难以同时拥有,只能凭借记忆中的语言来寄托情感。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几道隰州判官

清晓赴国门,西风生早凉。

天地大道出,苑树短亭傍。

相看车马色,共照池水光。

举酒酒非浅,明朝谁重觞。

话别语难尽,去后空回肠。

计彼行路远,几日至洛阳。

洛阳多旧友,一一道相望。

失意非憔悴,怀昔无悲伤。

无由恋中国,不久之南方。

音书傥能问,鸿雁亦将翔。

此外念出处,便为参与商。

到官秋节晚,塞近百草黄。

定随刘武威,校猎赤土岗。

余方枫林下,野艇泛沧浪。

弄月江波阔,罥衣菱荇香。

虽知各有适,未免涕沾裳。

操袂却引顾,烟芜平夕阳。

独回唯鸟影,相与过林塘。

朋游顿兹减,客心仍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走笔奉呈

欲居江上山,试与问京岘。

尝观鲍家诗,心慕已不浅。

行当卜结庐,依农事清亩。

傍葬吾先妻,同穴晚未免。

买谷勿险深,求冈要平显。

松竹应所宜,蒿莱预教剪。

我志决不移,君言幸须践。

形式: 古风

刁景纯将之海陵与二三子送于都门外遂宿舟中明日留馔脍

人言汴水驶,奈何已冬乾。

蔡虽平且慢,腊月行亦难。

唯听夜冰合,为君愁苦寒。

暂维青丝䋏,邀脍白玉盘。

行人反饫我,于理殊未安。

所忻能自养,不复道加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刁景纯期水门再别以风雨不往

饯客客未至,明朝当更来。

风雨寻船懒,车马向城回。

乌帽吹觉重,清樽想谁开。

终期江上见,俗礼聊损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