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氏的诗描绘了诗人登临西林寺塔的所见所感。首句“西林寺塔干云霄”展现了塔的高耸入云,接下来的“盘空一气风萧萧”则渲染了登塔时的风声,带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诗人“抠衣纳级鼓残步”,一步步登上台阶,心情逐渐开阔,忘却尘世喧嚣。
“九峰罗列如屏障,尺水春申在盆盎”运用比喻,描绘山峰排列有序,宛如屏障,而近处的小溪仿佛置于盆盎之中,显得格外生动。诗人与兄长雪庵指点远方的赤松溪,感叹景色之美难以言表。
“钟声隐隐脚底来,七重栏楯莲花台”通过钟声和建筑细节,进一步强化了佛寺的庄严肃穆,以及佛法的深远影响。“乃知西方象教力,能使俗念须臾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领悟,认为佛法能瞬间消除世俗杂念。
最后两句“市声鸦鹊都寂静,夕阳已下青松顶”以环境的静谧和夕阳西下之景,再次强调了西林寺塔为一个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唤起人们回归自然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塔的体验,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蕴,展现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