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清净家风,如常合道,本来面目休迷。

行住坐卧,何处不相随。

达理头头解脱,明心无作无为。

君还悟,丝毫放过,画饼不充饥。

古今贤达者,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

把三尸赶退,六贼分离。

云散天心独露,吐红霞、烹炼须弥。

真功至,长生活计,能有几人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清白家风,如同遵循正道,原本的面貌无需迷失。
无论行走、停留还是静坐、躺下,它都伴随在你左右。
通晓道理的人,处处都能解脱,明白心性,不刻意作为,自然而然。
你要觉悟,任何一丝放纵,都是空想,无法填饱肚子。
自古以来的贤能之人,凭借无情感的智慧之剑,斩断昏昧无知。
驱逐心中的贪欲、愤怒和愚痴,让六种烦恼分离。
当心灵如云消散,显露出纯净,吐出红霞,修炼自我如同烹炼大山。
真正的功夫到了,才能长久的生活,这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

注释

清净:纯洁无暇。
合道:符合正道。
本来面目:真实的自我。
行住坐卧:日常活动。
达理:通达事理。
解脱:从束缚中释放。
无作无为:顺应自然,不做多余之事。
三尸:佛教中的贪、嗔、痴。
六贼:佛教中的六种烦恼。
天心:内心深处的纯净。
须弥:佛教中的大山,象征宇宙。
真功:真正的修行成果。
生活计:生活的智慧。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满庭芳》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清静家风和修行为主题,表达了对道家无为而治理念的追求。开篇强调了保持内心的清净和与道同行的重要性,无论行住坐卧,都要保持道的陪伴。接着,词人倡导通达道理,明心见性,主张不刻意造作,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运用比喻,将智慧比作利剑,斩除心中的迷惑和执着。随后,通过"三尸"和"六贼"的隐喻,进一步揭示了修行中需要去除的种种障碍。词句"云散天心独露"描绘了心灵净化后的开阔与明亮,"吐红霞、烹炼须弥"则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内在转化和提升。

最后,词人指出真正的功夫在于内心的修炼,而非表面的追求,"真功至,长生活计,能有几人知"表达了对世人未能理解这种深层修行的感慨。整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禅修文学的特点。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武当降笔

玉皇传宣,搜求仙子,六百余员。

仙官仙位,补阙大罗天。

敕下诸神采访,随方所、选觅高贤。

三元日,书人功行,飞奏御炉前。

全真门弟子,修功积行,专要心坚。

猛降龙伏虎,炼汞烹铅。

一旦天书选举,云霄路、快着仙鞭。

朝金阙,三清殿下,作个状元仙。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满路花岩

四大元无我,五蕴本来空。休争人与我,逞英雄。

贵贱贤愚,到了梦魂中。

百年亲眷属,电里红光,早宜各自牢笼。

劝君勤修炼,常照主人公。来时无一物,去时空。

人生有限,贪爱转无穷。

不如随分过,一点灵光,自然明月清风。

形式: 押[东]韵

瑞鹤仙

百年如梦蝶。叹古往今来,多少豪杰。图王霸业。

谩得渔樵,一场闲说。秦宫汉阙。今只有狐踪兔穴。

想荣华秉烛当风,富贵似汤浇雪。

省也,损身薄利害己,虚名却如吴越。随缘养拙。

柴门掩,是非绝。

向午窗容膝,小溪垂钓,坐对云山万叠。

夜横琴,伴我知音,碧天皓月。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蓦山溪

不如归去,作个清闲汉。

着甚来由,惹别人、三长两短。

天公许大,何处不容身,且谩着,有生涯,试待寻思看。

鉴湖里面。浅山林畔。

住个小庵儿,且随分、粗衣淡饭。

嘲风咏月,萧散过平生,尘世事,尽如麻,我也谁能管。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