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录二(其二)芦子渡

路入西风十里秋,月明飞雪下汀洲。

关山著处皆戎马,容得山人不系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瑀的《静安八咏录二(其二)芦子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江边景象。首句“路入西风十里秋”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秋时节特有的凉爽与宁静氛围,西风轻拂,十里长路,满目秋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月明飞雪下汀洲”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梦幻的境界。月光如雪般洒落,照亮了河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银白的月光所覆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这里的“飞雪”并非真实的雪花,而是比喻性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明亮与纯净。

“关山著处皆戎马,容得山人不系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山川还是关隘,都充满了战事的气息,但诗人却能在这动荡不安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如同那不系舟的山人,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纷扰。这不仅是对个人心境的抒发,也暗含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安宁与和谐的向往。

收录诗词(6)

杨瑀(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宗天历间擢中瑞司典簿,改广州路清远县尹,以廉慎,超授太史院判官。累迁建德路总管。至郡,视之如家,民亦视之如父母。升浙东道都元帅。有《山居新话》

  • 字:元诚
  • 籍贯:元杭州
  • 生卒年:1285—1361

相关古诗词

水溯颠崖流自转,山移绝塞势尤雄。

形式: 押[东]韵

春草

春来无处不芳菲,色透湘帘好染衣。

南浦暝烟凫鸟没,曲江寒雨鹧鸪飞。

高人有意怜新绿,游子无心恋旧归。

淮海年年空入望,六朝王业竟成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宴罢瑶台出禁迟,玉轮飞上已多时。

一天星斗光芒后,万里银河影渐移。

素女夜寒初倦舞,嫦娥秋老正含悲。

黄沙碛里凉如水,人在青楼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王孙不归怨芳草,山鬼欲啼牵女萝。

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

游山采药辞家早,扫石看云出洞迟。

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宇低。

花竹一家巢绝顶,烟尘九点认齐州。

潮来估客船归市,月上人家水浸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