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的《代敬诒弟哀杨文敬公士骧》组诗的第三首,表达了对杨文敬公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密语分明几日馀”,以“密语”暗示逝者生前的私密话语或遗言,通过“分明”和“几日馀”的时间限定,营造出一种回忆逝者生前点滴的氛围,透露出哀悼者对逝者深深的思念。
“电音突兀到江湖”,将逝者的声音比喻为电光石火般的迅疾,穿越时空,直达江湖,象征着逝者的影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依然在人们心中回响,表达了哀悼者对逝者深远影响的感慨。
“尽流蜀雪堪添泪,忍展燕云未报书”,这里使用了蜀地的雪和燕云之地的书信作为意象,蜀地的雪象征着哀悼者的眼泪,燕云之地的书信则暗示了未完成的使命或未尽的责任。这两句表达了哀悼者对逝者未能完成心愿的遗憾和对逝者遗志的追思。
“南国襟期伤郢匠,北门锁钥失黔夫”,“南国”和“北门”分别代表不同的地域或领域,郢匠和黔夫则是对逝者才能和地位的赞誉。这两句表达了哀悼者对逝者在不同领域内卓越贡献的赞赏以及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悲痛。
“桥陵弓剑随龙驭,一体君臣怆霸图”,“桥陵”可能是指陵墓,“弓剑”象征逝者的遗物,而“龙驭”则指帝王驾崩。这一句表达了对逝者去世的哀痛,同时也暗示了逝者与君主的关系,以及逝者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最后一句“一体君臣怆霸图”,则表达了哀悼者对逝者在国家治理中所做出的贡献的深切缅怀,以及对逝者离去后国家治理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深情地描绘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追忆和惋惜,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逝者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