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隐士刘世疏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首句“藏却胸中万卷书”,形象地描绘了刘世疏抛弃了知识与学问的束缚,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次句“却来山顶结茅庐”,进一步展现了他远离尘嚣,隐居山巅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刘世疏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后两句“当时若也羁缰锁,争得高名是世疏”,则从反面强调了刘世疏之所以能获得世人的尊敬和赞誉,是因为他勇于摆脱世俗的枷锁,选择了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方式。这里的“羁缰锁”象征着社会的约束与压力,而“高名是世疏”则表明了人们对于能够超越这些束缚,保持独立人格与精神自由的人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世疏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与个人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