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医士六十

衣裁鹤氅鹖为冠,数卷方书一草庵。

绛县老人知几岁,太仓仙令却多男。

不为避人居郭外,每因采药到山南。

年来颇讶婴儿色,道术从知宿所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杨医士的高寿长者形象,通过其生活细节与精神风貌,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与深厚内蕴的人生智慧。

首句“衣裁鹤氅鹖为冠”,以鹤氅和鹖冠的装扮,暗示杨医士不仅外表独特,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鹤氅象征着高洁与超脱,鹖冠则寓意着智慧与坚韧,两者结合,展现了杨医士内外兼修的风采。

次句“数卷方书一草庵”,点明了杨医士的生活环境——简陋的草庵中,仅有的是几卷医书。这不仅体现了他生活的朴素,更彰显了他对医学知识的精深掌握与专注追求。

接着,“绛县老人知几岁,太仓仙令却多男”两句,通过对比绛县老人与太仓仙令的年龄与家庭情况,侧面烘托出杨医士的长寿与独特的家庭观。绛县老人代表传统意义上的长寿与智慧,而太仓仙令则可能象征着世俗的荣华与繁衍。杨医士选择独居,不为避人,而是出于对自然与医学的热爱,以及对子女的特殊理解,这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自我实现的价值观。

“不为避人居郭外,每因采药到山南”进一步揭示了杨医士的生活方式与追求。他并非为了逃避尘世而居住在城外,而是出于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医学实践的热爱,常常深入山林,采集草药。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尊重与探索,也表明了他在医学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与实践精神。

最后,“年来颇讶婴儿色,道术从知宿所探”两句,表达了人们对杨医士年老而仍保持年轻容颜的惊讶,以及对他深厚道术的敬仰。这里的“婴儿色”不仅指外貌的年轻,更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活力,而“道术从知宿所探”则强调了杨医士对生命奥秘与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探索。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集智慧、内敛、超脱与追求于一身的杨医士形象,展现了其独特的生活哲学与人生境界,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然、医学与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褚怡闲六十

古来仙客说长髯,今日髯翁亦是仙。

家近县门不识令,身居城郭亦耕田。

鸠形正可供扶杖,亥字还看纪岁年。

共羡高门将有待,贤郎文藻更翩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宜兴闵翁八十寿诗

古貌翛然山泽臞,力田还是汉人余。

久谙泛胜齐民术,闲读周侯风土书。

桑榆暧暧随行径,弟子欣欣与燕居。

驷马从来足忧患,羡君身世更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天宁寺僧八十

化城东畔驻三乘,祝发从师记昔曾。

频着袈裟迎上客,自分斋饭与游僧。

谈经几夜窗飞雨,削杖先年手种藤。

因笑马鸣身巳老,欲凭弟子为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怀竹叔寿诗

门傍清溪长自扃,阴阴丛竹绕幽庭。

地偏南郭人堪隐,秋尽困篱菊正馨。

笑傲百年惟稼圃,风流两世擅丹青。

不须海上求灵药,元是江边老岁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