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给事升闽宪佥事

江上草新绿,都城春雪晴。

玉缸携酒共君饮,红亭醉醒空离情。

问君此行何慷慨,揽辔超超渡闽海。

青琐多年旧有声,赤心一片终难改。

玉节观风八郡倾,人人同仰范滂名。

陶潜解印身虽逸,桓典乘骢众所荣。

判袂相望不知久,渺渺青山重回首。

别后含情空忆君,谩对萧条白门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陶给事升闽宪佥事》描绘了春天江边的景色,新绿的草丛与都城初晴的春雪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与友人陶给事在玉缸旁举杯共饮,红亭醉醒间流露出离别的伤感。诗中询问陶给事此行的豪情壮志,他决心跨过闽海,凭借多年的政绩和赤诚之心,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诗人提及范滂的典故,赞美陶给事的公正无私,如范滂般受人景仰。接着又以陶潜辞官自比,虽然陶潜选择归隐,但陶给事的仕途荣耀如同桓典骑马出行,引人瞩目。离别之际,两人的目光在青山间依依惜别,诗人深情回望,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诗人独自面对萧瑟的白门柳,表达了别后对陶给事的深深怀念,那份深情和失落之情在简洁的诗句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与对友人的赞赏。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赋得海门潮信送黎慎之还乡

海门荡潏深千丈,潮去潮来如有期。

夕阳欲没退偏早,晚月乍升生太迟。

退早生迟自无爽,行人到处占消长。

终年空打崩浪矶,半夜遥通女儿港。

清淮不泛鸱革魂,潜来默去朝复昏。

汀洲但见沙禽迹,岛屿惟馀石藓痕。

黎君晏岁乘潮去,路指海门奇绝处。

览胜应知造化工,吟清信得江山助。

解缆开帆举画桡,溯流激浪随风飙。

回首行人不可见,往来惟见海门潮。

形式: 古风

题施生吴山图

伯鸾自安田野性,季鹰谩有莼鲈兴。

何似施生住日边,吴中山水壁间悬。

山水苍苍绝垢氛,看图不异在吴门。

亭间一叟书长把,树杪飞流响不闻。

苍苔白石菰蒲绿,溪上谁人补萝屋。

数拳晴雪见栖鸥,十亩凉阴翳高木。

我昔巢栖五老颠,松风桂月伴云泉。

朅来委质事明主,敢念池鱼思故渊。

瑶枰谩想溪边奕,碧草空怀洞里眠。

缄情划尔发长笑,清宵梦绕香炉烟。

形式: 古风

题意上人卷

意公优游乐禅寂,独鹤片云比踪迹。

半世辞家念已忘,诸方乞食人皆识。

水月观心无减增,曾参达磨礼卢能。

手持解脱千年锡,口诵楞伽万变经。

风幡不动空缘业,深悟菩提赖言说。

慈性圆融任去留,幻身聚散轻生灭。

我欲归投选佛场,蒲团贝叶共禅床。

金螺山下寻莲社,白鹭洲前结草堂。

形式: 古风

送张生游金台

幸遇太平日,观光快嬉敖。

春衣白鸠舞,煖帽青貂袍。

都城列雉森崇墉,荣光喜气何葱葱。

风云观阙异人世,皞熙自与华胥同。

张郎英年频此游,凭高吊古穷冥搜。

卢沟晓月带冰渡,易水秋风终岁留。

豪来得意金不惜,秦楼楚馆皆相识。

飞觞醉杀青蛾眉,红锦缠头恣抛掷。

词垣銮坡总钜公,古文奇字比扬雄。

填门请谒不轻予,挥洒淋漓盈卷中。

卷中题咏真奇绝,珠贝晶荧玉重叠。

夜郎谁数李青莲,湖海诗声久消歇。

南来北去屡往还,半生多在江淮间。

经行到处且歌笑,莫教辛苦愁朱颜。

愁朱颜,易萧索,大夫慎勿念功名,紫马驮钱买欢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