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追赋游武夷

建水日夜浅,清滩自迢迢。

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

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

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

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

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

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

不须换吾骸,吾慵登岧峣。

病中追馀观,所得绝富饶。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建水的水位日夜变化,清澈的沙滩绵延不断。
渔舟突然消失无踪,只留下远处如白练般的水面。
我老朽之躯就寄托在这之上,仿佛栖息在危险的细小草茎。
松风似乎理解我的疯狂,随着船舷摇曳,增添了几分狂放。
探索幽深之处让心灵更加清新,得到的快乐足以消除疲惫。
深入长满翠绿树木的山洞口,山腰间飘着淡淡的云彩。
谁能想到,遥远的碧空之下,一片苇叶就能让我超越。
我不必更换我的身体,懒于攀登那高峻的峰峦。
病中回味过去的景象,所得的收获丰富无比。

注释

建水:地名,指云南建水县。
浅:水位低。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渔舠:捕鱼的小船。
净练:比喻清澈的水面。
兀若:孤独、独自。
栖危苕:比喻危险的生存状态。
松风:松树间的风。
探幽:探寻幽深的地方。
病中:指诗人的身体状况。
馀观:余暇的观察或回忆。
绝富饶:极其丰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回忆游历武夷山的美好情景。开篇“建水日夜浅,清滩自迢迢”表现出水流平缓,清澈见底的自然景观。接着“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则是说小船不再出现,只剩下远处的白帆点缀其间。

诗人通过“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表达了自己年迈体弱,却依然栖息在摇曳的小舟之上,宛如栖息在危巢之中的孤鸟。紧接着“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则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即便是狂野的性情,也得到了松风的理解和协助。

探索幽深之美,“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表明了在大自然中寻找灵魂的净化和心灵的满足。诗人继续写道“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描述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其中翠绿的树木环绕着洞口,而轻柔的云雾缭绕在山腰。

最后,“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不须换吾骸,吾慵登岧峣。病中追馀观,所得绝富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即便是在病中,也能通过回忆过去的游历经历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富。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丽而又充满哲思的自然世界之中。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病中赏梅赠元晦老友

梅边无与谈,赖有之子至。

荒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

天地亦无心,受之自人意。

韬白任新和,风味要如此。

形式: 古风

莱孙求墨并以诗与之

何年老乌龙,排山折其角。

渔人网得之,澄渊起雷雹。

异物世常猜,神光夜潜觉。

流传岁月深,质槁纹斑剥。

漆简射晶荧,玄圭靡雕琢。

孰谓乔松烟,能成此坚确。

晴窗试墨池,云雾生掌握。

只恐化蜿蜒,飞腾入冥邈。

莱孙真可儿,句法有家学。

赠汝囊中珍,惭余鼻端斲。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莱孙歌

屯田词,考功诗,白水之白钟此奇。

钩章棘句凌万象,逸兴高情俱一时。

耆卿骨朽士特死,涧谷错莫无晶辉。

后生俊秀何其寡,吾宗喜有莱孙者。

双瞳点漆面如水,一见使我心神写。

读书已通经,学赋已知律。

只今年十三,吐气成五色。

骊珠出海夜生光,突笴流弦追莫及。

人材有价谁能私,不妨乃翁聊誉儿。

囊中彩笔今付汝,往继二妙声名驰。

形式: 古风

袖刺

袖刺谒诸邻,徘徊寄心赏。

潭潭广厦深,咳唾生馀响。

兹邦怀地宝,比屋誇雄敞。

如何蓬庐士,贫贱安所养。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