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上啼乌起夜阑,琐窗风度落梅寒。
一年端正元宵月,可惜匆匆客里看。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驿站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城上啼乌起夜阑”以乌鸦的啼叫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与凄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琐窗风度落梅寒”通过窗户前飘落的梅花,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和清冷,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最后一句“一年端正元宵月,可惜匆匆客里看”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元宵佳节本是团圆之时,而诗人却身在异乡,只能匆匆一瞥那明亮而正直的月亮,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羁旅他乡时的复杂心情。
不详
幼颖异,五岁知书,弱冠工于诗。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授静海县丞,擢国子助教,迁应奉翰林文字,除浙江儒学提举,未仕而卒。有《庸音集》、《学文斋偶抄》等
八阵图荒认旧痕,当年蜀将驻三军。
出师不遂中原志,老树寒烟锁暮云。
枯荷容与淡相依,芦荻花香拂钓矶。
一段秋光成霁景,向人鸥鹭自忘机。
腊酒留香梅子小,野棠飘雪杏花开。
渔溪白白芦芽出,杨柳青青燕子来。
路入荒山百里长,川原平望郁苍苍。
倚天翠壁三千仞,只欠磨崖第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