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首(其二)

师姑元是女人作,百衲禅僧多罔措。

雁回沙塞口衔芦,燕绕红梁浑不顾。

形式: 偈颂 押[遇]韵

翻译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情况,即师父实际上是女性,这让许多修行者感到困惑。
大雁在沙漠边缘叼着芦苇归来,而燕子则环绕着红色屋梁,似乎毫不在意。

注释

师姑:指女性出家人,如尼姑。
元是:实际上是。
女人:女性。
作:这里指身份或行为。
罔措:不知所措,感到困惑。
雁回:大雁归巢。
沙塞:沙漠边疆。
口衔芦:嘴中叼着芦苇。
燕绕:燕子环绕。
红梁:红色的屋梁。
浑不顾:完全不理会。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绘了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面。"师姑元是女人作",这里的"师姑"通常指和尚的女性亲属或尼姑,诗人却揭示她们的真实身份,暗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角色转换。"百衲禅僧多罔措",形象地写出那些严肃的僧侣在得知这一事实后手足无措的情态,展现了他们的惊讶和不知所措。

接下来两句"雁回沙塞口衔芦,燕绕红梁浑不顾"则通过自然景象来进一步强化这个意外的效果。大雁在沙漠中飞回,口中叼着芦苇,可能象征着师姑们回归世俗生活;而燕子则环绕着红色屋梁飞翔,对这变化视若无睹,可能暗指僧侣们对此事的漠视或难以接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揭示了社会角色的颠覆,既有对传统观念的戏谑,也寓含了对人性和社会习俗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9)

释祖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首(其一)

应无所住以生心,大地山河一发沉。

从此别开穷世界,新州柴把贵如金。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偈颂四十二首(其一)

扶持临济正法眼,出手还它勇毅人。

利物应机全体用,丛林又见一番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十七)

夤缘于此得安闲,屈指三年一瞬间。

好是今朝乘快便,又携藜杖过它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十九)

世出世间希有事,显发须还过量人。

出没卷舒惊世梦,蓬莱山色又重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