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孟郁

奉君一卮酒,临岐为君寿。

羡君逸气淩飞涛,作人快利如并刀。

鼓翅犹嫌沧海窄,抗声未觉青冥高。

弱龄挟策游畿甸,五侯七贵争看面。

筵前落笔云霞飞,老生咋舌宿儒战。

云逵海路信孤飞,拣遍梧桐未肯栖。

中山暂试谈天口,五岭旋悲陟屺归。

归来东郊数椽屋,同调相从课花竹。

分身说法不染尘,逢场作戏无拘束。

酒酣时时向我陈,丈夫昂藏七尺身。

生当封侯死庙食,州郡之职徒劳人。

辽海频年劳大众,抚膺东顾雄心动。

宝刀横向膝前看,自信大才终有用。

轻飔凉雨早秋天,一片满帆挂柳边。

何事中流频击楫,总为临风思着鞭。

谁言军旅未之学,一张一弛文武存。

威灵新建遗烈在,英雄何地无转旋。

伊予有志枭逆虏,亲在微躯未敢许。

老母近以天年终,此身将为知己死。

送君行,为我先,阃外今虚大将坛。

禁庭颇牧毋多让,要使军中有一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送韩孟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韩孟郁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远行的关切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韩孟郁的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

首句“奉君一卮酒,临岐为君寿”以饮酒为礼,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接着,“羡君逸气淩飞涛,作人快利如并刀”,赞美韩孟郁的才华和个性,如同凌空飞跃的波涛,又如锋利无比的双刃刀,充满力量与速度。

“鼓翅犹嫌沧海窄,抗声未觉青冥高”则通过鸟儿的形象,进一步展现韩孟郁的豪情壮志,即使面对广阔的大海也觉得狭小,即使面对高远的天空也未曾感到局限。接下来的“弱龄挟策游畿甸,五侯七贵争看面”,描述了韩孟郁年轻时便已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受到权贵们的瞩目。

“云逵海路信孤飞,拣遍梧桐未肯栖”则用云雀和海鸥的形象,表现韩孟郁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即使遍寻佳木也不愿停留,象征其不屈不挠的品格。

“中山暂试谈天口,五岭旋悲陟屺归”暗示韩孟郁曾有机会展示才华,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可能是因为某种责任或情感的牵绊。

“归来东郊数椽屋,同调相从课花竹”描绘了韩孟郁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自然的乐趣。

“分身说法不染尘,逢场作戏无拘束”赞扬韩孟郁在世俗中保持清白,同时也能在各种场合中自如应对,展现了其人格魅力。

“酒酣时时向我陈,丈夫昂藏七尺身”表明韩孟郁在饮酒畅谈时,展现出作为男子汉的豪迈与尊严。

“生当封侯死庙食,州郡之职徒劳人”表达了对韩孟郁功业的期待,希望他能成就一番伟业,死后也能得到后世的纪念。

“辽海频年劳大众,抚膺东顾雄心动”提到韩孟郁曾参与辽海的军事行动,表现出其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勇气。

“宝刀横向膝前看,自信大才终有用”再次强调韩孟郁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重用。

“轻飔凉雨早秋天,一片满帆挂柳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秋日景象,预示着韩孟郁即将踏上旅程,如同满帆挂柳,准备启航。

“何事中流频击楫,总为临风思着鞭”表达了对韩孟郁在旅途中可能遇到困难的担忧,同时也鼓励他勇往直前,把握时机。

“谁言军旅未之学,一张一弛文武存”强调了韩孟郁在军旅生涯中的学习与成长,以及文武之道的平衡。

“威灵新建遗烈在,英雄何地无转旋”表达了对韩孟郁及其前辈英雄事迹的敬仰,认为英雄精神无所不在,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挥影响力。

“伊予有志枭逆虏,亲在微躯未敢许”表明诗人自己也有志于对抗敌人,但因为母亲尚在,不敢轻易离开。

“老母近以天年终,此身将为知己死”表达了对母亲的孝顺之情,以及对真正知音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最后,“送君行,为我先,阃外今虚大将坛。禁庭颇牧毋多让,要使军中有一韩”表达了对韩孟郁的深情厚谊,希望他能够成为军中的佼佼者,并且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何大将军

何年投笔佩吴钩,故国今看衣锦游。

三竺芙蓉朝倚剑,六桥笳鼓夜维舟。

乡园柳影连宫月,江浦潮生万马秋。

料得里中人讶道,书生原解觅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岁寒桃实为叶盛温赋

闻说君家十二阑,夭桃如锦雪中看。

朱唇吐出丹砂粒,青鸟衔登赤玉盘。

漫向绥山誇一得,已同方朔获三餐。

请观叶底春如许,可道梅花独耐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答汪士元参军时士元方奉檄备舟江北以济援辽之师

凤毛天畔信孤翩,曾听娵隅一语传。

赤羽近徵辽海戍,碧幢新护汉楼船。

明霞夜发奚囊草,白雪春生相府莲。

行矣从今作舟楫,不须仍赠绕朝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咏梁幼宁先生庭前菖蒲花

忽见尧时韭,春生百草先。

萧疏依锦石,朝暮漱寒泉。

九节削绿玉,三花淩紫烟。

载歌新野乐,长奉九疑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