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其十)

过去然灯佛,相牵弄业识。

现在漏灯盏,光影瞒人眼。

未来乾纸撚,贼赃无处典。

咄,髑髅前点破,鼻孔里看见。

衲僧门下黑漫漫,历劫不分通一线。

形式: 偈颂

翻译

从前点燃佛灯,牵扯着业力的认识。
现在油灯闪烁,光影欺骗了世人的眼。
未来枯竭的纸捻,无法抵偿偷盗的罪行。
哎,骷髅前揭露真相,罪行在鼻孔中显现。
和尚门下一片漆黑,历经轮回仍有一丝连贯。

注释

过去:指过去的某个时间。
然:点燃。
灯佛:佛灯,象征智慧或修行。
相牵:相互关联。
业识:业力和认识。
现在:当前时刻。
漏灯盏:油灯,比喻短暂或易逝的事物。
光影:光线和阴影。
瞒人眼:欺骗人们的眼睛。
未来:尚未到来的时间。
乾纸撚:枯竭的纸捻,比喻无望或终结。
贼赃:偷窃的财物。
典:抵偿或证明。
咄: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责备。
髑髅:骷髅,死亡的象征。
点破:揭示。
鼻孔里看见:直截了当地看到。
衲僧:佛教中的僧侣,穿衲衣者。
门下:门徒或弟子。
黑漫漫:形容黑暗深沉。
历劫:经历多个轮回。
不分:不分辨。
通一线: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如净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俗人生和生死轮回的深刻洞察。诗人以“过去然灯佛”比喻过去的业力如灯火般难以熄灭,“相牵弄业识”揭示了业力牵引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接下来,“现在漏灯盏”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如漏壶中的灯光,转瞬即逝,让人难以把握。“光影瞒人眼”暗示世事如梦幻泡影,易使人迷失。

“未来乾纸撚”进一步强调未来不可预知,即使是罪行也无法逃脱清算。“贼赃无处典”寓意任何不义之财最终都将无所遁形。最后,诗人以“咄”字表达强烈的警示,骷髅和鼻孔的形象揭示出生命的虚无和真相,意在唤醒人们看破生死,认识到修行的必要性。

“衲僧门下黑漫漫,历劫不分通一线”则传达出佛法中超越生死、通达宇宙真理的观念,即使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也能找到一条贯穿古今、连接生死的智慧之路。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人生苦短、因果轮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解脱之道的追求。

收录诗词(219)

释如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三十四首(其九)

拔断毒蛇尾巴,穿住黑牛鼻孔。

虚空背上牵来,大地六番震动。

甚恶毒兮甚仇雠,屎尿腥臊汗血流。

拟将眼觑无踪迹,个是清凉第一头。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四首(其八)

一举首登龙虎榜,太平亲到凤凰池。

全生全杀超言象,更透机先向上机。

形式: 偈颂

偈颂三十四首(其七)

露柱怀胎,忽然爆裂。

突出无孔铁槌,历劫都卢败缺。

形式: 偈颂 押[屑]韵

偈颂三十四首(其四)

笔头秃尽一毫通,至治寥寥静极中。

点起风云传号令,雷霆泼墨振纲宗。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