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徐检法约登城楼不果

今年一雪恰一月,天工弄巧寒饕餮。

朔风吹碎洞庭浪,细结瑶花遍银阙。

倚杖测试三尺强,平陆皓皓失凹凸。

梅梢模糊裹寒香,鸟影伶俜栖冻叶。

有客约上城南楼,膏吾车兮俄复辍。

呼儿反关袁安巷,小窗风味寒于铁。

未须金帐斟羊羔,薄酒也能春两颊。

三杯五杯亦径醉,曲肱一枕香云绝。

梦里骑驴过灞桥,记得新诗醒时说。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年一场大雪持续了一个整月,大自然巧妙地施展着严冬的威力。
北风吹散了洞庭湖的波浪,雪花凝聚成美丽的瑶花,覆盖在银色的宫殿上。
我拄杖测量,地面虽平整但因雪厚而失去高低起伏。
梅花枝头的香气混杂着寒意,鸟儿的影子孤单地落在冰冻的树叶上。
有位朋友邀我去城南楼,本想驾车前往,却又突然停下。
我唤来孩子回到袁安巷,小窗里的寒气比铁还冷。
无需豪饮美酒,一杯薄酒也能让我脸颊微红。
喝上三五杯就已醉意浓浓,曲臂而眠,梦境中香气四溢。
梦中骑着驴走过灞桥,醒来后还能记得新写的诗篇。

注释

一雪:一场大雪。
天工:自然的巧妙。
寒饕餮:严冬的威力。
朔风:北方的寒风。
瑶花:洁白的雪花。
膏吾车兮俄复辍:驾车去却忽然停下。
呼儿:呼唤孩子。
袁安巷:人名,此处代指家中。
香云:香气如云。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雪中徐检法约登城楼不果》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雪封城的景象,"一雪恰一月"展现了雪下得持久而深沉。"朔风吹碎洞庭浪",形象地刻画出风雪交加的动态画面,湖面的波浪被吹散,如瑶花般细密的雪花覆盖了银色的宫殿。诗人倚杖踏雪,感受着大地的洁白与平坦,"皓皓失凹凸",写出了雪后的洁净无痕。

梅花在寒香中模糊可见,鸟儿在冻叶间孤独栖息,增添了冬日的寂寥。友人徐检法邀约登楼赏雪,但诗人因天气寒冷而未能成行,转而回到袁安巷的小窗前,享受那份比铁还冷的清寒。他推辞了丰盛的宴饮,认为"薄酒也能春两颊",即使简单的酒也能带来微醺的暖意。诗人借酒消愁,醉眠于香云之中,梦境中骑驴过桥,醒来后还能回味新诗中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冬日雪景的韵味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风格。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暑酌

天高殊未雨,暑盛绝无风。

将酒渠心浸,有泉林下通。

擘莲房拍塞,雪藕孔玲珑。

量浅难禁醉,扶归两小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刘园分韵得峡字

园林十亩馀,此邦人推甲。

匝谷筼筜净,循沼芙蓉夹。

波暖游鱼乐,机忘飞鸥狎。

剧谈互挥麈,曲栏凭斗鸭。

棋仙俱自负,国手未许插。

酒胆各称雄,觥船不留呷。

半酣索分吟,韵严苦才乏。

枯肠搜欲断,险字终难压。

阁笔视诸公,词源羡流峡。

形式: 古风 押[洽]韵

湘西行

吾尝诵麓山盘纡句,又尝诵深林玲珑诗。

前有工部后吏部,拈出千古湘西奇。

扶藜游目逐萧爽,扪萝陟磴忘崄巇。

杉桧摇空蛟虬舞,岭壑翳雾猿猱悲。

晨昏两钟递名刹,日月一坛老仙祠。

摩干徘徊怜晋柏,剥苔俯仰认唐碑。

碧虚心照眼已阔,更上万仞层台危。

楚涛左渺连七泽,蛮烟右涌迷九嶷。

学宫岧峣压胜槩,百泉曲折流方池。

英才涵濡教育乐,风雩慨想莫春时。

登临殊未遍幽境,残阳木末坠红影。

松阴夹道倒接䍦,不遣前诃杀风景。

小留一片潇湘亭,双鹭飞来妆秋屏。

橘垂嫩颗匝洲青,芷纷柔叶飘岸馨。

冥搜枯肠浪著语,对人欲举不敢举。

拍栏但吟工部吏部两大篇,水光山色俱欣然。

形式: 古风

登法云寺

云林拥深寂,山寺倚崔嵬。

童子请先坐,师僧恐便回。

庭黄霜到橘,阶绿雨滋苔。

挂树猿相玩,呼之却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