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折南枝傍小丛。佳人丰色与梅同。
有花无叶真潇洒,不问胭脂借淡红。
应未许,嫁春风。天教雪月伴玲珑。
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
这首宋词《鹧鸪天》是郑少微所作,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面。首句“谁折南枝傍小丛”,以疑问的方式引出梅花的意象,暗示有人欣赏并折取了南枝,梅花在小丛中显得特别。接下来,“佳人丰色与梅同”将梅花比作美人,赞美其容貌之美,与梅花的洁白无瑕相映成趣。
“有花无叶真潇洒”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风姿,没有绿叶的陪衬,更显其清新自然,不需浓妆艳抹,仅借少许淡红增添了几分娇羞。接着,“不问胭脂借淡红”表达了对梅花天然色彩的赞赏,它不依赖人工修饰,自有其独特的韵味。
下片“应未许,嫁春风”寓意梅花不愿轻易随春风吹散,表现出其坚贞的品格。而“天教雪月伴玲珑”则赋予梅花以冰雪和月光的陪伴,使其更显高洁孤傲。最后,“池塘疏影伤幽独,何似横斜酒盏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认为梅花在池塘边的孤独身影不如在酒盏中的横斜姿态更能得到欣赏和珍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态,赞美了其内在的品质,并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梅花命运的关切,流露出诗人对高洁品性的向往。
不详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流水惊前事,清风似昔时。
重吟金谷咏,如见岘山碑。
得罪先朝出粉围,五原功业有谁知。
年馀放逐无人识,白雪关头一望时。
一夜西风旅雁秋,背身调镞索征裘。
关山落尽黄榆叶,驻马谁家唱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