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风雨暴至

风声掠野来,澒洞如翻涛。

雨声集庭木,桐叶声最豪。

残暑一洗空,凛然念绨袍。

秋色已登场,欲忘终岁劳。

东舍捉鹅鸭,西舍烹豚羔。

篱落开寒花,房栊压小槽。

贫贱何所叹,乐岁成吾高。

却拾墙角檠,拂拭贺汝遭。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风声从野外吹过,如同翻腾的波涛。
雨点敲击庭院树木,桐叶发出宏大的声响。
酷暑被秋雨洗净,我心中对贫困的忧虑消散。
秋天的气息已经显现,试图忘却一年的辛劳。
东边邻居抓鹅鸭,西边人家炖肉准备佳肴。
篱笆边的花朵在寒气中绽放,屋檐下的酒槽压低了。
面对贫贱,我并无哀叹,丰收之年让我心生满足。
我从墙角捡起灯架,擦拭干净,为你的好运庆祝。

注释

风声: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掠:快速经过。
澒洞:形容声音宏大。
庭木:庭院中的树木。
桐叶:梧桐树的叶子。
豪:宏大。
残暑:残余的暑热。
凛然:冷冽的样子。
绨袍:粗布长袍,象征贫困。
秋色:秋天的景色。
登场:开始显现。
劳:劳苦。
东舍:东边的邻居。
烹:烹饪。
豚羔:小猪。
篱落:篱笆。
寒花:秋天的花朵。
房栊:房屋的门窗。
小槽:小型酒槽。
贫贱:贫穷和低微的地位。
乐岁:丰收之年。
高:高尚,满足。
墙角檠:墙角的灯架。
贺:祝贺。
汝: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风雨突至的情景,诗人以风声和雨声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狂烈与变化。"风声掠野来,澒洞如翻涛",运用比喻,写出风的猛烈,仿佛海浪翻滚。"雨声集庭木,桐叶声最豪",进一步描绘雨打在庭院树木上,尤其是梧桐叶发出的响亮声音,显得格外激昂。

风雨过后,诗人感到暑气消散,心境变得清冷,"残暑一洗空,凛然念绨袍",他忆起寒酸的衣物,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接着,他以丰收的景象转而表达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贫贱的淡然态度,"秋色已登场,欲忘终岁劳。东舍捉鹅鸭,西舍烹豚羔",描绘出农家的欢乐场景。

最后,诗人以"贫贱何所叹,乐岁成吾高"表达出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和对贫贱的超脱,"却拾墙角檠,拂拭贺汝遭",更是以实际行动,对突如其来的风雨表示欢迎,寓意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夜有感

候虫何唧唧,岁晚声出壁。

不惟懒妇惊,感此白头客。

壮年事征戍,万里不得息。

扬帆凌秋涛,策马赴山驿。

日照蛟鼍涎,雪印豺虎迹。

谁知七尺躯,幸脱九死厄。

前年补畿郡,入对瞻玉色。

报恩无死所,再拜衰泪滴。

即今故山归,愈叹老境逼。

不眠中夜起,仰视星历历。

中原何时定,铜驼卧荆棘。

灭胡恨无人,有复不易识。

形式: 古风

秋夜自近村归

江头浩歌天宇宽,刺船归来清夜阑。

女贞林黑月未上,姑恶声悲村已寒。

不恨故交日零落,本知浮生难控抟。

头童面槁更安往,莫问傍人君自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夜舟中作

沽酒黄叶村,炊饭红蓼岸。

居人不孰何,正作渔父看。

渔父我所羡,尚恐不得作。

读书端自痴,游宦亦何乐。

四顾泽茫茫,仰视天离离。

长歌入云去,月落斗未攲。

形式: 古风

秋夜怀吴中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