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涨

五月十日雨如射,西山诸溪水皆下。

大陆朝迷牛马群,疾雷夜破蛟龙罅。

洪涛冥冥夕风急,白浪闪闪山水亚。

浮波喷沫来崔巍,巨丘欲没高岸颓。

咫尺莫辨天宇阔,仓卒但忧坤轴摧。

固知一苇不可济,虽有万弩何由回。

农家夜起筑堤障,妇女走观色沮丧。

恶少迎人争渡喧,父老携幼登城望。

门前秪讶海劫翻,井中暗觉潮声上。

忆昨曾为万里行,洞庭滟滪何渺冥。

鲸吞鳌横那可测,盘涡骇浪谁能平。

只今忧寐时作恶,闻此终夜令心惊。

旋看雨霁劫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

杂花濛濛夏壖静,细草青青夕洲靡。

行人褰裳掇菱荇,稚子垂竿取鲂鲤。

眼前喜愕俱已忘,就中消息谁为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观涨》描绘了五月十日一场猛烈的降雨引发的洪水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雨势之大,溪水猛涨,如同箭矢般激射,西山之水奔腾而下。夜晚,疾雷轰鸣,仿佛要打破蛟龙藏身的缝隙,洪涛汹涌,白浪闪烁,山水为之震撼。

洪水泛滥,天地间变得狭窄,人们忧虑天柱可能崩溃,认识到仅凭一叶扁舟无法渡过,即使万箭齐发也无法阻挡。农民紧急筑堤防洪,男女老少紧张地关注着灾情,孩童们在岸边嬉戏,寻找生机。诗人回忆起往昔洞庭湖的壮阔,感叹今日洪水的威力难以预测和平息。

雨后,洪水稍退,沙滩上落下千尺积水,夏日野外恢复了宁静,杂花丛生,晚风吹拂,小草摇曳。行人涉水采摘菱角,稚子垂钓捕获鱼儿,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暂时忘却忧虑。然而,诗人内心深处仍疑惑,这场洪水的起因究竟是什么。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洪水的壮观与人们的反应,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寄赠张方伯

君侯风神有奇格,秀髯方瞳兼广额。

少年甲第已峥嵘,壮岁功名更辉赫。

长淮之西古蔡州,我侯清风千载沭。

行人尚闻歌叔度,童子犹思迎细侯。

出参方岳声雷动,复道中州又栖凤。

大省才贤岂易推,巨卿名位由来重。

黄河清洛静风埃,少室乔嵩云雾开。

行见虞廷咨岳典,共看商室济川材。

忆昔别公汝水上,太行西来隔千嶂。

抱病还依故里居,有怀空向夷门望。

夷门道接大梁东,车轮日日度春风。

道傍为问南来使,早晚朝端召寇公。

形式: 古风

木槿花歌

朝见花开暮见落,人生反覆亦相若。

夜来白露洒园藿,已是繁华不如昨。

朝花枝上斗绰约,暮花辞枝竟何托。

持花为谢青楼女,镜里容华不待汝。

形式: 古风

听琴篇

美人横琴坐我堂,酒阑为鼓三四行。

灯孤月明客不发,弦悲调急秋夜长。

吾家瑶琴久不拭,金徽玉轸无颜色。

感君对此如有情,一弹使我三叹息。

樵歌响答山涧幽,楚歌慷慨云夜愁。

潇湘猗兰稍平逸,四座但觉清商流。

始闻白雪停翠竹,烈飙吹我溪上屋。

忽然翻作广寒游,知是霓裳羽衣曲。

含宫移羽何舂容,泠泠万壑吟风松。

烟岑一夕怨鸣鹤,江天何处惊蟠龙。

我初好音惟好此,横笛短箫徒聒耳。

平生颇抱钟期怀,四海难逢伯牙子。

今夕何夕愿不违,为君击节泪沾衣。

高歌雅和人世稀,河转参横君莫归。

形式: 古风

怀三吉士

黄河西来走蜿蜒,睢漳之水相荡泊。

少室王屋俱峥嵘,太行林虑朝中岳。

含灵萃异几百年,中产三士诚磊落。

神标秀骨自殊众,水之文蛟山之鹤。

十年戢鳞在烟海,一日比翼栖云阁。

蔡君通朗及众艺,马氏多才步前作。

昂藏崔子抱群经,径操巨舸从伊洛。

文昌郁郁高中天,出入彼此同辉㸌。

玉京神仙皆有侣,茅斋野人少相托。

平生契谊怀数公,眼底安得常相乐。

眼底安得常相乐,联床并辔今如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