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崇知县明恕堂

花县为郎久,人歌卓鲁贤。

存心应不昧,推己自无偏。

水碧冰壶静,天清玉镜悬。

疲癃归恻隐,鳏寡属矜怜。

不为私情掩,宁容物欲牵。

奸回能独觉,好恶自同然。

鉴物知无惑,求仁术有传。

弦歌清韵远,桑柘绿阴连。

遥想安民绩,西山石可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题沈崇知县明恕堂》描绘了对一位地方官员沈崇的赞扬。诗中通过“人歌卓鲁贤”的赞誉,表达了百姓对沈崇公正无私、德行高尚的认同。他以公正之心对待众人,不偏不倚,如同冰壶之水清澈透明,又如玉镜高悬,象征其廉洁清明。他对弱势群体充满同情和关爱,体现了儒家仁爱精神。

沈崇不为个人情感所蔽,不受物欲所牵,展现出坚定的道德操守。他的智慧和仁德使得他能够洞察人心,传播仁爱之道。他的治理使得弦歌清韵远播,乡村绿意盎然,预示着他在地方上的良好政绩。

最后,诗人想象沈崇的功绩将被刻在西山的石头上,永久铭记,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是对公正廉明官员的赞美。整首诗赞美了沈崇的品性与政绩,展现了明朝官员的理想形象。

收录诗词(451)

杨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尹参议之福建

出仕清时久,朝绅喜共推。

丰神何卓荦,志气亦瑰奇。

美质名邦产,才华治世资。

光韬和氏璧,秀挺邓林枝。

蚤岁游侯泮,潜心下董帷。

一经登虎榜,三策对龙墀。

入侍枫宸早,迁官棘寺宜。

平反无所隐,直道不容私。

孤鹗终当荐,良驹岂久羁。

躬逢千载遇,名达九重知。

宸翰铨升日,藩方佐政时。

拜恩偏感激,受任敢稽迟。

闽海千山路,春风二月期。

江花含宿雨,岭树隐朝曦。

父老欢迎迓,官僚想设施。

宁论瞻表率,直欲赞雍熙。

好似鸣阳凤,长倾向日葵。

优游宣治化,岂弟慎威仪。

源洁流斯远,形端影自随。

宦成当勿怠,责重更精思。

常衮勋宜继,韦丹政足师。

庙廊犹有待,竹帛可前追。

运海鹍鹏翼,凌寒松柏姿。

盛名须振举,素操尚坚持。

仰体抡贤意,毋忘赠别诗。

始终能敬懋,庶不负畴咨。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重游东郭草亭

雨霁纤尘净,春和万景妍。

天门红映日,宫树翠含烟。

散步从东郭,追欢忆去年。

自惭联阁老,幸喜接群贤。

花影侵文槛,莺声近绮筵。

时和兼物遂,觞咏兴悠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挽胡学士

阀阅簪缨远,才华自夙成。

彤幡遗旧德,黄榜占魁名。

卓荦金闺彦,瑰奇玉署英。

谋猷膺主眷,风采照人清。

得句珠玑粲,摛文锦绣明。

词源惊倒峡,步武羡登瀛。

共诧分莲贵,争传视草荣。

铺张昭圣治,黼黻际隆平。

厩马追星骏,宫衣叠雪轻。

大官供膳美,内帑锡金盈。

紫诰扬先泽,青绫直夜更。

光华承宠渥,献替尽忠诚。

清问临双阙,高名重两京。

宸衷方倚注,薤露忽歌声。

痛哭怜交契,追怀怆圣情。

褒封增恤典,勋爵耀铭旌。

旅榇孤舟路,乡山万里程。

沧洲秋草碧,宰树暮云横。

逝水空长叹,流年谩自惊。

惟馀同列者,回首泪沾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挽萧用道长史

诗书崇阀阅,词藻绍弓裘。

隐迹声华著,閒居行义脩。

朝廷隆至治,玉帛正旁搜。

擢相亲藩重,抡材宠命优。

校雠开石室,忠荩彻宸旒。

梁国邹枚并,西都贾董俦。

四箴勤翊导,八事赞谋猷。

忽罢长裾曳,俄为远塞游。

一投终莫返,孤疾讵能瘳。

行橐金钱少,遗编翰墨留。

蓝田生片玉,蟾阙步高秋。

仕路行当显,泉台惜竟休。

青山新勒石,宿草旧封丘。

怅忆斯文旧,哀歌涕泗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