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诗歌是宋代诗人许月卿所作,名为《大行皇帝挽词五首(其二)》。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以深邃的历史感和崇高的道德理念展开,是对已故君主的一种哀悼与颂扬。
“享国昭陵似,龙飞四十春。”这里借用了“享国”、“昭陵”的典故,表达对先帝统治时期长久安定的赞美。同时,“龙飞四十春”则是对君主在位时间的描绘,隐喻其权力和影响力如同腾飞的龙一般。
“哀荣皆甲子,创守又庚申。”这两句诗涉及了历史的循环与王朝更替。古代以十天干(甲至癸)和十二地支(子至亥)组合纪年,这里特指某一历史时刻,用来表达对往昔荣耀的怀念以及现实守护的责任。
“刑措成康治,风移尧舜仁。”“刑措”意指法律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成康治”则是历史上的理想统治时代。诗人将这两者并列,用以赞扬古代圣君的德政和治国之道。而“风移尧舜仁”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远古圣王尧、舜时期的美好风俗及其仁爱为怀的理想。
最后,“瑶编再仁祖,万叶道如新。”这里的“瑶编”指的是《诗经》中的瑶篇,以之比喻仁德的传承。"万叶"则象征着广大无边,"道如新"表达了对古圣先贤道德不息的追求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历史时期、皇权更替以及理想统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政治理念。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技巧,将哀悼之情与颂扬之辞融为一体,既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也寄寓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