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十)逍遥台

台峙逍遥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

峰头湿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

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游山赏景的生动画面。首句“台峙逍遥隔一溪”,以“台峙”二字形象地勾勒出逍遥台独立于山水之间的姿态,与“隔一溪”的静谧环境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世人相望自相迷”一句,通过对比世人的迷茫与眼前的宁静,进一步强调了逍遥台所在之地的超凡脱俗。接下来的“峰头湿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峰与云层间的景象,湿翠的山峰时隐时现,仿佛在与云层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而远处的红尘则显得更为渺小,衬托出逍遥台的清幽与高远。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两句,将画面转向了水边的渔舟与乡村的酒肆,渔舟上的独桨与村酒的双提,既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最后,“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以悠扬的歌声和追逐轻鸥的动作,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行、乐在其中的态度,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山示诸生用前韵

诸生久候绿萝溪,遥向先生为指迷。

须信无中还觅有,欲穷高处更从低。

源头泼泼千年在,梦里惺惺几个提。

解得此机高驻足,真成凡圣隔云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一川亭为高明杨上舍题四首(其一)春

独怜小筑向林扃,絓组年来意已轻。

白李红桃开欲遍,满川春色在孤亭。

形式: 七言绝句

一川亭为高明杨上舍题四首(其二)夏

绿阴重护北窗棂,一味凉风解宿醒。

湘簟藤床欹枕后,不将真趣问渊明。

形式: 七言绝句

一川亭为高明杨上舍题四首(其三)秋

苍松翠竹逐年芳,三径由来晚未荒。

已约黄花重载酒,不堪风雨近重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