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仲赠姬人时斋素独居一室

尽抛铅粉着袈裟,长日焚香诵法华。

不学杨枝辞白傅,暂同桃叶住王家。

台深弄玉鸾箫断,殿锁飞琼鹤驭遐。

自是莲花离火宅,子猷狂兴为谁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舍弃世俗铅华,投身佛门,每日焚香诵经的清净生活。诗人以“尽抛铅粉着袈裟”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僧人摒弃尘世繁华,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接着,“长日焚香诵法华”进一步刻画了僧人每日虔诚修行的场景,法华经在佛教中地位崇高,象征着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不学杨枝辞白傅,暂同桃叶住王家”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僧人与世俗生活保持距离,不被外界纷扰所动的决心。杨枝辞白傅,可能指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暗示了对权力和富贵的超脱;桃叶住王家,则可能暗喻了对爱情和家庭的放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僧人选择佛门生活的坚定意志。

“台深弄玉鸾箫断,殿锁飞琼鹤驭遐”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景象,鸾箫断、鹤驭遐,分别指音乐的停止和仙鹤的远去,进一步渲染了僧人修行环境的清幽与超凡脱俗。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然。

最后,“自是莲花离火宅,子猷狂兴为谁赊”两句,以莲花比喻僧人的高尚品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僧人远离世俗的诱惑,达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子猷狂兴,可能是指晋代名士王徽之(字子猷)的狂放行为,此处借以表达僧人虽身处佛门,但内心仍保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与自由,这种狂放并非外在的放纵,而是内在精神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追求精神解脱、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以及在佛门中找到的精神归宿。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赠戚山人不磷不磷工绘事及诗寓逸季所

飘然孤鹤下玄关,十日高阳共破颜。

白苧霜华娄子国,青缯云色敬亭山。

囊中毛遂人争识,庑下梁鸿客未还。

惭愧五君劳入颂,风尘吾已鬓毛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王孟嘉弇州公从孙也

弇山堂下一逢君,玉树翩翩自不群。

马埒谩呼狂武子,龙山宁学醉参军。

朱弦暂习南风操,玉剑行冲北斗文。

最忆竹林深夜语,乱星残月坐宵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寿王公詹七秩

琅琊门第旧称雄,握手翩翩大令风。

函谷云霞新紫气,燕台日月旧青宫。

竹枝赋就徵才子,桃叶歌成教短童。

闻道瑶池开燕日,万花如绣簇帘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一)

绛节初升上帝朝,清都何处问岧峣。

龙归大壑乾坤暮,凤返高冈日月遥。

文字八荒传衮冕,诗篇六合诵箫韶。

莫言名世期终在,永劫人才付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