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六)

咄咄咄,力□希。大慈知处,雪窦不知。

雪窦知处,大慈不知。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对话形式展开,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哲思。"咄咄咄,力□希",开篇以三声“咄”字,似乎在呼唤或质疑某种力量的稀少,引人深思。接下来的两句话,“大慈知处,雪窦不知”,与“雪窦知处,大慈不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循环,暗示了知识、理解或真理的相对性和互补性。大慈与雪窦,似乎是两个象征性的角色,代表着不同的认知视角或理解深度。

这种对称式的结构,不仅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韵律美,更在思想上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真理是否可以被完全理解和掌握?是否总有一种未知或未被触及的领域存在?这种探讨超越了具体的知识范畴,触及了人类认知的边界和极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关于认知、真理与存在的深刻对话,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于知识有限性的洞察,以及对超越常规思维模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七)

极小同大,极大同小。官路行人少,私酒醉人多。

风前三三两两,不妨水云自若。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八)

飞雪亭前水,妙高声顶云。

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九)

你若坐时我须立,我若立时你须坐。

黄面老瞿昙,透者些不过。

形式: 偈颂 押[个]韵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八十)

用毗卢正印,揭仲尼日月。

一字不著画,八字无两丿。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