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听春教、燕颦莺诉。朝朝花困风雨。

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蜂蝶侣。

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最怜西子。

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才色何处娇妒。

落红无限随风絮。诗恨有谁曾遇。堪恨处。

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东君暗苦。

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多诉断肠语。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聆听春鸟呢喃,燕子低语诉说。每天早晨花朵在风雨中疲惫。
清明之后,我已忘记六桥的景色,只见满眼碧绿的柳丝千条万缕,蜜蜂蝴蝶相伴。
正在悠闲地寻找闲花,闲草,欣赏闲散的歌舞。特别怜爱西子湖的美景。
还有一丝丝淡淡的云彩,盈盈的水波,以及微微的旧时眉妆。
流连于红色花瓣的记忆,空荡荡的秋宫里只有哀怨的诗句。她的才情何处惹人嫉妒。
凋零的花瓣随风飘散,诗中的遗憾又有谁能体会。最令人痛恨的是。
那二十四次花信,催促着花朵凋谢。春神东君暗暗承受着苦楚。
更多的叮嘱,多情的杜鹃鸟,诉说着无尽的悲伤。

注释

教:教导。
颦:皱眉。
莺诉:黄莺的鸣叫。
花困:花朵因风雨而显得疲倦。
六桥:西湖的六座桥。
碧尽:绿色消退。
蜂蝶侣:蜜蜂和蝴蝶成对出现。
西子:指西湖,因其美如西施而得名。
薄薄云情:轻柔的云彩。
盈盈波泪:含泪的水波。
旧眉妩:昔日的美丽眉妆。
流红记:对落花的追忆。
秋宫:古代宫殿,此处指寂寞的秋景。
娇妒:引人嫉妒的美貌。
落红:凋落的花瓣。
诗恨:诗歌中的哀怨。
杜宇:杜鹃鸟。
断肠语:令人心碎的话语。

鉴赏

这首《摸鱼儿》是宋代词人莫崙的作品,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词的上片以“听春教、燕颦莺诉”起笔,生动展现了春日里燕子呢喃、黄莺啼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朝朝花困风雨”描绘了花朵在风雨中挣扎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春花易逝的感慨。

“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写的是清明过后,柳树翠绿的景象,但词人似乎并未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中,反而因柳丝的碧绿而勾起了淡淡的哀愁。“蜂蝶侣”三句则描绘了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忙碌,与词人的闲散形成对比,更显其内心的孤寂。

下片转向对西子的思念,以“最怜西子”表达对女子的深深眷恋,她如西湖的秀美,却有着薄云般的情愫和盈盈的泪光,这使得词人的感情更加深沉。“流红记”以下,词人借秋天的宫怨和飘零的落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对才色出众的女子被嫉妒的感慨。

最后,“东君暗苦”至结尾,词人将对春去花落的哀伤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借杜宇的叫声传达出无尽的愁绪和对东君(春神)的责问,表达了深深的哀怨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6)

莫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龙泛海作

一帆点破碧落界,八面展尽虚无天。

柂楼长啸海波阔,今夕何夕吾其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屠甸

偶然屠甸见浮屠,为问屠中有物无。

见说庖丁游刃在,恢恢全不费工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石门张氏园

为米徒劳束带难,当时彭泽便休官。

高情曾赋归来句,尽入名园扁署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过崇胜院

首岁融春卜有秋,晓行犹自索貂裘。

身閒暂脱微官缚,市隐何如此地幽。

一水相望三里近,十年重到片时留。

买田拟作终焉计,真是飘然不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