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隐重重竹,溪穿曲曲峰。
林深那有寺,烟远忽闻钟。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景色的诗句,通过对树木、竹林、溪流和寺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幽深的山谷景象。诗人运用“重重”、“曲曲”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层次丰富的美感。
“树隐重重竹”,竹子被浓密的树木所掩映,这里的“重重”传递出一种深邃、层叠的意境。竹子的存在虽然不如树木显眼,却在诗人笔下成为构成山谷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溪穿曲曲峰”,溪水在蜿蜒曲折的山峰间流过,这里的“曲曲”描绘出溪水的柔和与自然的生长态势,给人以动感,也增添了画面之美。
“林深那有寺”,诗中并未直接指明寺院的位置,只是通过“林深”两字,让读者想象在这片浓密的树林之中,或许隐藏着一座清幽的佛教圣地。这里的“那有”表达了一种探寻与发现的情感,使得整个景象更加神秘。
最后,“烟远忽闻钟”,随着山谷中升腾的烟雾逐渐消散,遥远处传来了寺院中的钟声。这不仅是声音上的享受,也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境界。诗句末尾以“忽闻”结束,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悬念。
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空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与艺术表现力。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肩舆岂不稳,万象非我有。
呼童换马来,湖山落吾手。
旧腊缘多雪,新年未有梅。
殷勤下天竺,隔水两株开。
去时数点雨,归时数片雪。
雨雪两不多,山路双清绝。
放闸冷泉亭,抽动一天碧。
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