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归宗赠轼老

平生丘壑心,祇园多幽趣。

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

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

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

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

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

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

金地雨曼殊,天香绕巾屦。

明当整归鞍,天末蜚鸿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宿归宗赠轼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祇园中漫步,感受其幽静之美,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诗中以自然景观和佛教元素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平生丘壑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接着“祇园多幽趣”点明了游览地点的特色。通过“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诗人借行走于险峻之地,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平静。随后,“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描绘了清泉与晨露的纯净,象征着内心的清澈与纯净。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将泉水与佛教圣地曹溪相联系,寓意着精神上的滋养与满足。接下来,“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则以山峰比喻众多的佛门弟子,各自尊崇着佛法的源头。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提到僧侣们的智慧与传承,暗示佛法的深远与广博。“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则以天界之高远,比喻佛法的深奥与神圣。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超越,以及内心的纯净与光明。最后,“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描绘了修行者在禅床上静坐冥想的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和谐与宁静。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可能是指诗人希望在梦中得到佛法的启示,以及通过修行获得解脱。全诗以“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深刻感悟,以及与自然、佛法的和谐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佛教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收录诗词(749)

李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赠正平上座

若人韵凝远,天资复敦厖。

萧然出尘表,幽寺听逢逢。

剑峰极天净,悬瀑声舂撞。

心猿久调御,业白莹明缸。

残河横晓钵,霁雾起寒窗。

禅馀觅佳句,鼎鼐笔能扛。

我来孟冬月,望履尘心降。

世纷剧羊负,是身如帝江。

愿借三峡水,一滋陇头泷。

永办桑门服,犹堪追老庞。

形式: 古风

和连雨独饮

力田胜巧宦,燕息自超然。

懒觑竹素书,俯仰丘壑间。

时时过祇园,亦复舞胎仙。

偶然得欢趣,举觞望青天。

六凿自无竞,歘见象帝先。

羲皇隔晨炊,坐见淳风还。

磨蚁不少留,鼎鼎遂百年。

但得会心侣,相对两忘言。

形式: 古风

次秦处度赠归宗老示中上座韵

夕霏催节往,槁叶径辞风。

力疾招秦叔,望山扶老筇。

泄云为卿霭,牵余来鹫峰。

中有庞眉老,常持半圣弓。

一席跨牛地,诛茅期此同。

虚怀包朗月,意表得诗翁。

远志是小草,慎在出处中。

公莫厌苦相,岁晏长相从。

形式: 古风

嗣首座以老夫诗西岭障斜日为韵作五章见寄次韵答之(其一)

寻春舍南北,呼酒玉东西。

绝胜刘校尉,太乙持青藜。

天边艺兰人,风光今几畦。

胡为寂灭海,妙语纾虹霓。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