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卖花声·不寐口占》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不眠之人所见之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雨气没高林”,开篇即以雨气笼罩高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雨后的空气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使得远处的树林都变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
“庭院深深”,进一步描绘了深邃的庭院景象,通过“深深”二字,不仅展现了空间的纵深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深沉。
“流萤如豆草如针”,生动地刻画了夜色中微弱的萤火虫和细长的草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又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又是嫩凉时候也,只欠疏砧”,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嫩凉的天气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只欠疏砧”则暗喻了秋夜特有的砧声未至,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美。
“旧梦杳难寻,云水沉沉”,表达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但现实中的云水沉沉,象征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难以触及。
“海南花发土墙阴,斜月窥人人未起”,将目光转向远方,海南的花朵在土墙的阴影下绽放,斜月的光辉似乎在窥视着未醒的主人公,这一场景既美丽又略带忧伤,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冷浸孤衾”,最后以主人公的直接感受收尾,冷气浸透了他独自一人的被褥,不仅触觉上的寒冷,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空间,让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深沉的思绪与无尽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