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圭峰寂公

屈指閒思癸丑年,共师曾听翠微泉。

高梧疏冷月才上,古屋荒凉人未眠。

别后青云虽寄迹,乱馀白发欲垂肩。

无端贫病莲峰下,一半乡心属暮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翁承赞所作的《寄圭峰寂公》。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感慨。首句“屈指闲思癸丑年”开篇即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情绪,诗人以屈指计算的方式,回溯到癸丑年,那是一个充满回忆的时刻。

接着,“共师曾听翠微泉”,诗人回忆起与师友一同聆听山间清泉潺潺的场景,那份宁静与和谐仿佛仍历历在目。接下来的“高梧疏冷月才上,古屋荒凉人未眠”,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氛围,月光洒在稀疏的梧桐树上,古屋显得格外荒凉,但诗人并未入眠,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别后青云虽寄迹,乱余白发欲垂肩”两句,诗人表达了离别后的境遇,虽然身处于高位,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无奈,岁月的痕迹在他头上留下了白发。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最后,“无端贫病莲峰下,一半乡心属暮蝉”,诗人身处贫病之中,却依然怀念故乡,尤其是傍晚时分,蝉鸣声声,更勾起了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3)

翁承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韦二十二行次见寄

风触离肠雪满襟,晚来惆怅两难任。

早知上马同千里,且合挝觞更一斟。

曩眷已坚金石志,新诗重壮岁寒心。

他时挂壁尘冠在,不为閒人取次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河阴崔少府素幛

真玉不显文,至人不逞迹。

君见华堂幛,转觉虚室白。

旷然绝氛滓,润色惟粉泽。

皎若朗月升,皓如繁霜积。

清晨卷帘望,秋天横半壁。

昼景当户窥,晴云拂瑶席。

非无丹青妙,点污吾所惜。

世事巧乱真,我将世情隔。

自持纯素质,可悦神仙客。

何必玩画屏,留连假泉石。

形式: 古风

送人归觐南海

迢迢南越路,送子意难分。

雁背三湘月,家遥五岭云。

舶经秋海见,角向晚城闻。

想得问安后,新诗独不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刘光载归宁

少年才子喜还家,满袖新诗敌绮霞。

襟袖凉生归马病,关河秋晓早鸿斜。

趋庭虽未擎丹桂,问绢何妨赋《白华》。

莫为时危翻自滞,回头一步是星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