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图歌为陈侍御道帙母太夫人寿

瑶池渺何许,荡漾连龟台。

琳宫贝阙相逶迤,旭日倒射辉蓬莱。

宫中之人衣绛衣,左携青童右瑶姬。

鸾匏凤箫俨先导,天花万片飘琼蕤。

娥眉萧飒三千岁,翠軿下頫人间世。

青萃长琐丹台藉,紫元曾授金珰秘。

朅来览辉南海遥,云林仙姥还相邀。

在傍笑者东方朔,履上星辰侍玉霄。

黄封屡给天厨醴,锦绮亲裁织女绡。

一上太行停节旆,几回蜀坂住征轺。

兹日烽烟销南斗,斑斓起舞尊前寿。

幔亭曾孙今几代,浔阳江潮清浅否。

椷书青鸟更飞来,年年劝进长生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西王母图歌》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以西王母为主题,歌颂了她的神秘与尊贵。诗人首先将瑶池和龟台相连,展现出宏大的神话背景,琳宫贝阙的瑰丽壮观,以及旭日映照下的蓬莱仙境。接下来,描述了宫中人物的华丽服饰和仙乐引导的场景,显现出浓厚的仙气。

诗中提到的“三千岁”、“翠軿”、“紫元”等词汇,暗示了西王母的长寿与仙界生活。随后,诗人通过东方朔和云林仙姥的形象,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和神秘色彩。在欢庆的氛围中,皇帝赐予美酒佳肴,行者在太行山和蜀坂驻足,表达了对太夫人寿辰的敬意。

最后,诗人祝愿烽烟消散,庆祝宴会欢乐,询问浔阳江潮是否依旧,寄寓着对未来的期盼。结尾处,青鸟传书,年年献上长生酒,再次强调了祝寿的主题,充满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尊长的深深祝福。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唐寅仲卜居英州不遂竟归作此慰之

唐生宿有耽书癖,早岁下帷穷铁摘。

赋就还称八斗才,剑成自倚千人敌。

岂知明月翻暗投,不觉青春易抛掷。

去年辞我游浈阳,南山水石为生色。

芒屦行经碧落天,墨痕渍在云华壁。

山中未具郤卿橐,道傍争避朱公席。

君有腾骧八尺身,何为蹩躠羁风尘。

尔非广柳车中客,亦岂皋桥庑下人。

劝君归来且莫嗔,城南万雉连通津。

青翰翠被堪娱日,柳眼桃心竞发春。

割角谁轻王粲少,曝衣难笑阮家贫。

旧时彩笔休轻掷,此日河东赋颂新。

形式: 古风

同黄全之梁思立黄公绍陈忠甫访安期生石室

白云山下栖真室,松径何人访黄石。

芳草犹寻旧日盟,弃繻千载曾书生。

野禅顾我忻而笑,玄鹤鼓翅锵然鸣。

林间木榻且安坐,江上浮云阴复晴。

岩前散发者谁子,划然长啸为鸾声。

兴来枕藉向天地,何暇坎壈较不平。

崎岖石路且回车,白日未落欢有馀。

登山临水不尽醉,枉作高阳一竖儒。

形式: 古风

陈忠甫以邛竹杖遗予戏作短歌

邛竹传奇西夏日,肿节瘦茎如鹤膝。

天竺高僧屡护持,尚方灵寿差其匹。

陈君好事偶得之,入手铿然知古物。

指麾铜柱开烟霏,柱石罗浮看日出。

朅来载笠访安期,怪石欹厓恐颠踬。

提携似有苍精翊,闪烁应愁山鬼泣。

偷视刀环未敢言,笑尔青藜落吾室。

感君把赠意已多,置之座右勤摩娑。

只今沧海扬洪波,冯夷出没翻蛟鼍。

微闾聚窟渺在望,金堂玉霤空嵯峨,杖乎杖乎奈尔何。

形式: 古风

画菊为孙舍人以道赋

九月严霜风槭槭,篱下黄花纷五色。

千枝结束艳明霞,一片丛生媚幽石。

略施粉黛人已惊,净洗铅华谁解识。

孤根独立已后时,岁晚馨香堪自惜。

柴桑三径未曾栽,孤山万树长相忆。

舍人寓直披此图,棐几芸窗时拂拭。

嫣然空谷回春姿,莫道佳人难再得。

形式: 古风